main



 

大亞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

自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後所面對的困難和挑戰,以及如何透過創新方法協助度過難關?
1955年,我的父親創立大亞,多年來公司持續穩定成長。公司的產品線從最早期的高壓橡膠電線電纜、漆包線,逐步升級擴大,現已發展為「電力通信事業群」、「漆包事業群」、「銅材暨新事業開發事業群」與「營建事業群」。公司的營運據點除了台灣(台南、桃園)、大陸(長安、昆山、漳州),大亞(越南)電線電纜股份有限公司,更是當地第一家100%外資企業上市公司。
金融風暴與隨之而來的景氣衰退,使得2008~2009年間公司的營收顯著減少。公司如何轉型、尋求新的商機,便成為個人接任公司董事長以來最重要的挑戰。
大亞的營收中,電力電纜與漆包線都與能源的傳送與轉換有關,因此思索公司的未來,「能源」便成為關鍵字。
過去企業對於能源的方便取得與價格低廉習以為常,隨之資源耗竭與氣候變遷,降低使用成本與提昇使用效率成為大小企業都必須面對的議題。但大亞更應該進一步做到關心能源使用的外部衝擊與能資源使用的整體性思考,如此才可能永續使用能源,實現美麗家園的願景。換言之,大亞應從能源的使用者轉變為清淨、節能的促進者。在能源使用思維轉變得同時,大亞也從單純財務績效的追求者,轉變為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者。
大亞提出「Green Inside」與展開一連串的創新,便是緊扣以上的思維轉變。冀望永續新思維能在艱困轉型期,為公司帶來新動力、打開新市場。
作為能源使用者,大亞161KV交連PE電力電纜與三層絶緣線(0.60~1.0mm)率先完成產品碳足跡調查。產品碳足跡調查只是開始,更重要的是持續針對調查過程中發現的「熱點」展開減碳計畫。例如,以生產技術縮小用料公差,2011年可節省之用料成本便超過3仟萬元。同時,大亞也獲經濟部工業局肯定,作為「製造業產品碳足跡輔導與推廣計畫」代表電纜產業的中心廠,將協助十家衛星廠,透過「供應鏈的加乘效應」展開追碳計畫,推動產品碳足跡標準之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