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in



遠雄航空自由貿易港區

自2008年金融海嘯爆發, 所曾面對最艱鉅的挑戰是什麼?
遠雄自由貿易港區(又稱桃園航空自由貿易港區)是由首家民間企業與政府共同開發之50年BOT合作案,全區45公頃,總投資額250億元以上,採分期分區開發。第一期於2003年起陸續投入逾96億台幣,2006年1月正式對外營運,2008年卻爆發金融海嘯,全球經濟及遠雄自貿港公司經營皆面臨嚴峻考驗。
2008年Q3以來,國內外廠商因訂單取消,造成進出口航空貨運量驟減,2007年桃園機場一般進出口總貨量仍有113萬噸、2008年為98萬噸 (↓13.4%)、2009年僅剩下88.5萬噸(↓9.6%,兩年累計↓22%),加上已進駐廠商在兩岸通航及成本考量下,紛紛提出退租要求(2008年進駐廠商41家、2009年35家,退租率達14.6%)以設廠其他成本更低廉的地區,如大陸地區。
遠雄自貿港在「資本投入」尚未回收情況下,面臨沒有航空公司基本「貨量」的奧援(同業華航空運倉儲有中華航空、長榮空運倉儲有長榮航空),又須承受「租賃」廠戶紛紛提出退租要求的壓力。
面對這項挑戰,以何種創新方法度過難關?

客製化產品創新+協同行政部門之行銷創新
因應國際知名快遞公司深耕台灣需求,提前開發並大膽突破BOT投資執行計劃以興建標準廠房,延攬客戶進駐之銷售模式,改為快遞公司提供「量身訂做」之物流專倉;並利用多種管道溝通,同時啟動交通部民用航空局、財政部台北關稅局、航警局等行政支援,縮短以往耗時、費力之行政程序,於11個月內(2008年2月~2009年3月)完成取得相關建照、執照及特許經營許可,流程較一般申設時間減少35%(以遠雄自貿港申設經驗,至簽約起需要2年7個月時間),更開創企業與政府部門共同行銷、延攬之前例(非僅止於招商活動,更延伸至後端對於國際廠商申設營運作業的實質協助),成功形塑「民間與行政間跨部會之聯合招商諮詢」行銷、延攬策略。

集合多元服務創造新商業模式
遠雄自貿港前身為遠雄空運倉儲,經營空運貨物進口通關、保稅、儲運等業務,在桃園機場貨運量逐漸萎縮下,首創航空代理部門,首創業界由「倉儲經營業者」代理「航空公司」航運業務之先例,全面代理航空公司所授權的業務,建構航務作業、機坪作業、文件處理等客製化服務及高效率作業品質,成為外籍航空公司外包運務代理的首要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