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xa
文/彭杏珠 攝/張智傑

你知道台灣有一批沒有身分的「黑寶寶」嗎?

台灣目前約5萬名逃跑移工,成為治安隱憂,同時還衍生出另一大問題,就是移工懷孕生子。由於大多是黑工所生,且孩子膚色黝黑,被稱為「黑寶寶」。

2016年8月30日,桃園市新屋的吳姓養豬戶,在處理廚餘桶準備餵豬時,打開廚餘袋,赫見還連著臍帶與胎盤的男嬰屍體,嚇得趕緊報警。警方兩天後循線查獲30歲印尼逃逸女移工「雅妮」,就是孩子的生母。

移工未婚生子,棄嬰事件時有所聞

雅妮在印尼已婚,育有7歲兒子,透過仲介來台當看護,除照顧老人還要負責家事,因無法負荷,做了一星期就逃跑;後來找到新雇主,但她腰圍卻一天比一天粗,新雇主以為是發福,沒想到是懷孕,竟偷偷在廁所生產,將屍體裝入垃圾袋,趁清晨無人時,再丟到社區的廚餘桶。

但,這並非偶發事件。類似事情在台灣各角落正不斷發生中。今年3月27日凌晨,新北市中和區一處工地旁人行道,被民眾發現裝著女嬰的紙箱,所幸送醫後生命跡象穩定,警方查出生母是20歲的越南籍阮姓移工。她去年3月經仲介來到台灣電子工廠上班,孩子生父為同鄉移工,兩人因養不起又怕被遣返,才做出蠢事。

這樣一個個產後遺棄嬰兒的故事,對台灣人而言,很不可思議,但對收容黑寶寶的台灣關愛之家協會創辦人楊婕妤來說,卻是經常圍繞在身邊的真實故事。

「關愛之家」已成為黑寶寶與逃逸媽媽們的避風港。

楊婕妤感慨萬千地說,她經常聽聞躲在山上的逃跑移工意外懷孕生產,迫於無奈,只好忍痛掐死孩子。不久前,就有逃逸移工偷偷產子,在家照顧四個月大嬰兒,由於非法居留,沒有健保、也不敢看醫師,孩子最後發燒致死,緊急向她求救。

如果不是10年前,關愛之家開始收容黑寶寶,近來陸續被媒體揭露,外界根本不知道台灣有一群黑戶小天使。根據移民署篩濾從2007年至今年3月底的資料,經醫院通報生母為失聯移工或以不實身分提供新生兒通報,經查去向不明者共有724人。社工員初估包含在家生未通報的嬰兒,全國約有2000個黑寶寶。目前關愛之家收容132名、政府安置了41名,其餘則散落在外,跟生母過著逃亡的生活。

關愛之家就位於台北市一處山坡上的雙拼公寓,出入得從後門的蜿蜒樓梯,逐層爬上去,是目前全台唯一收容黑寶寶的民營機構。推廣部主任郭立凱解釋,早期關愛之家安置愛滋病友,後來改成收容移工寶寶,當地住戶難免排斥,禁止他們走公共樓梯,僅能走後門或使用停車場的通道。

「關愛之家」滿屋子的新生命,保母正在餵奶或哄嬰兒睡覺。

《遠見》記者來到關愛之家,馬上就聽到一群孩子的嬉鬧聲,熱心志工正在教大一點的小朋友唱遊。這些孩子個個輪廓深邃,活潑可愛,又唱又跳;也有志工負責照顧2歲以下小嬰兒;甚至還有媽媽待產間及育嬰室。

育嬰室裡有14位剛出生的寶寶,有的在睡覺,有的正在喝奶。滿屋子的新生命,背後卻是令人不堪的現實。

據移民署台北市專勤隊分隊長劉建志指出,這些黑寶寶大多是失聯移工所生。楊婕妤也證實,關愛黑寶寶的生母有99%是逃跑移工,印尼籍占九成以上,其次是越南、菲律賓。這恰好與台灣失聯女移工國籍的多寡成正比。逃跑最多的是印尼女移工1萬9871名,再來是越南8908人。 楊婕妤解釋,生母多數為印尼人,是因為伊斯蘭教徒不能避孕、墮胎,只要懷上就要生下,生父多數是印尼移工,也有越南、泰國移工。

其實,政府雖於2002年取消懷孕就得遣返的規定,但部分雇主仍會私下要求簽署不得懷孕的契約。多數人意外懷孕後害怕被遣返,只好逃逸或遺棄孩子。她們大多藏匿在山上、農村,從事粗重農活或屠宰工作。曾有專勤隊經檢舉去查緝,發現逃跑移工已生下兩個孩子,照規定必須遣返出境。

「但站在人道立場,看媽媽正在餵食兩個月大嬰兒,很於心不忍,」第一線人員陷入天人交戰。

逃跑移工生子,衍生的問題相當棘手。首先,生母非法居留、沒有健保,不是冒險墮胎就是在住處生,有些媽媽鋌而走險冒用別人的資料去醫院生產,兩天後棄嬰逃逸,醫護人員也感到頭痛不已。

一位不具名的教會修女說,移工圈都知道到哪些診所墮胎,也聽過因墮胎而死的案例。加上在家生風險高,母親與嬰兒都沒有保障,到底有多少人因此喪命,也不得而知。求助無門的移工媽媽們,因此不約而同找上關愛之家。

其實,33年前關愛之家成立時,宗旨是為了收容愛滋病友,10年前才開始對懷孕移工伸出援手,沒想到求救者愈來愈多,最多一度曾照顧到171個黑寶寶。關愛之家默默做這件事,甚至還登上印尼的雜誌。2007年,有位印尼媽媽讓楊婕妤看了很心酸。這位媽媽前一晚到辦公室時已熄燈,她懷疑自己能不能活到明天,隨便找地方安身後,隔天撐著走到辦公室門口,雙腳已疲軟跌坐在地,志工趕緊將她送醫生產。「她手上竟然是拿著印尼雜誌的報導,循線找上關愛之家,」楊婕妤說。

逃逸媽媽非法居留,孩子自然沒有出生證明,形同人球。例如肺炎鏈球菌疫苗須有寶寶手冊的孩子才能注射,就算想自費也無法接種。關愛之家就有三位嬰兒因沒有抗體而死亡。曾有寶寶晚上被丟棄在關愛之家樓下,凌晨1點送醫,早上8點15分斷氣,楊婕妤看著弱小生命就這樣殞落而痛心不已。經多年努力後,關愛之家的黑寶寶,終於可以取得手冊了。

政府應檢討移工政策,否則黑寶寶不會消失

這兩年來,儘管醫療院所、台北市社會局均給予協助,但楊婕妤仍無法支付龐大醫療費。逃逸媽媽生孩子要2至3萬、剖腹4至5萬元,一口氣來10個孕婦,就要30幾萬;早產兒待保溫箱一天約7000元,一個月就是20幾萬的費用。曾有一個寶寶罹患心臟病,向各方募集到100萬元,才動手術度過難關。每年高達約200萬的醫療費,就在善心人士小額捐助下,以每月陸續清償20萬的方式維持運作。

許多黑寶寶在台灣沒有身分,未來的路該怎麼走下去?

10年來,關愛之家已成為黑寶寶與逃逸媽媽的避風港,都將楊婕妤與照顧的阿姨們視為家人。一位5歲的莎莎,長得濃眉大眼,說得一口流利中文的她高興地與記者話家常。她的哥哥在隔壁幼稚園上課,媽媽已向移民署自動到案,一家四口正在辦遣返手續,很快就要回印尼。

照顧的阿姨不捨地說,莎莎的哥哥今年9月就要讀小一,他只會說中文,很擔心回印尼會面臨適應問題。

遺憾的是,楊婕妤的愛心常引來外界非議。甚至有官員及民意代表主張,關掉「關愛之家」,黑寶寶就不會成為媒體焦點。 這種言論令志工們心寒。過去因為有人檢舉,管區警察曾一天三餐到場臨檢,要求志工們拿出身分證。一位沒帶證件的70幾歲志工阿嬤忍不住抱怨,「我們在幫這群無依無靠的孩子,你們這是在做什麼?」

多年來,黑寶寶議題讓楊婕妤在人道與法律的兩端拉扯。常有媽媽將孩子偷擺在門口就消失。她知道移工貸款來台工作,不得已才狠心遺棄,深怕媽媽吃上六個月徒刑的遺棄罪,她常心軟沒向政府通報。希望透過社群平台協尋生母,給逃跑媽媽回心轉意的機會,等待她們出現。孤軍奮戰的楊婕妤慨嘆地說,「如果政府都做了,也輪不到關愛之家來做;如果助人是非法,我們真的也很無奈!」每當執法單位逼問逃逸媽媽的地址時,楊婕妤常陷入兩難。

關愛之家雖位於台北市,但黑寶寶的生母來自全台各地,2016年台北市政府因此促請中央跨部會研討,終於同意給資源,並委由北市府協助安置無依及經生母同意的孩子到各縣市,讓生母得以就近探視,目前已安置41位小孩。但台北市在安置黑寶寶過程中,也面臨與楊婕妤同樣的遭遇。不少縣市私下抱怨,關掉「關愛之家」,沒有孩子就不用安置了,不然要收到何時?

多數民眾認為,移工來台期限到就回母國,本應潔身自愛,為何懷孕生子後,台灣還要幫忙收拾爛攤子?這個聲音也讓黑寶寶問題更棘手。台北市社會局兒少科科長王惠宜認為,就算沒有關愛之家,黑寶寶還是會存在,只是隱藏在不同角落,問題會更大。她呼籲政府不能只引進移工,卻沒有配套措施。

如何杜絕移工非法生子?萬一移工懷孕後,又該如何處置,以符合法律與人道原則?政府必須將這些問題納入移工政策整體考量,否則黑寶寶不會消失,永遠是台灣社會的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