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5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345

移 動 中 的 精 彩 臺 鐵 136 風 華 焠 鍊  341

鬧中心沿著車站周邊開始發展,貨運也和鐵道息息相關,重要的民
生原料,像是蔗糖、酒、鹽、木材、麵粉和水泥的工廠幾乎都設立
在鐵道沿線。1954 年,臺鐵的貨運量已經高達市占率 66%。除了
客運外,承攬貨物運輸與兼賣便當等附業,是軌道經濟發展的第一
階段。

     1974 年,臺鐵在最高峰時期,曾 1 天運送 1,218 萬噸的業務,
之後由於高速公路開通和《政府採購法》的制定公布,運量業務才
逐步下滑。在公路以及私人運具逐漸發展的競爭下,臺鐵貨運量於
是衰退,空下來的倉儲空間便開始發展資產租賃的業務,同時也決
定將局裡閒置的相關土地一併規劃招租以增加收入。1990 年後除了
承攬運送業務,也轉型辦理停車場、房地、廣告等出租業務,是所
謂資產活化的前身。

第二階段:任務編組設置產業管理籌備處

      臺鐵在省政府時代,處分臺灣省有財產所得價款均解繳省庫,
爰當時並無設置辦理土地活化及開發專責單位,而不動產的管理、
工程用地徵購及都市計畫變更等業務,是由工務處建產課負責辦
理。後因臺鐵屬獨立計算盈虧之非公司組織之省營事業機構,其經
管之省有非公用土地出售所得價款,解繳省庫部分於 1995 年准改
交由臺鐵循環運用。

      臺鐵因擁有龐大不動產,為有效經營管理、活化利用及增加附
屬事業收入,於 1997 年成立產業管理籌備處,引進不動產管理及
活化利用、開發專業人才,並分設地權科(負責不動產管理、租賃
及處分等業務)、開發科(負責不動產開發及都市計畫等業務)、房
產科(負責宿舍管理及事務性質等業務)、各工務段(臺北、臺中、
   340   341   342   343   344   345   346   347   348   349   3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