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5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195
移 動 中 的 精 彩 臺 鐵 136 風 華 焠 鍊 191
但在自動化機械導入後,軌道檢查可分為即時及常態兩種,一
是安裝在環島觀光列車上的儀器,在日常載客任務外,同時間,即
時監測軌道是否有斷軌,1 天可繞臺 2 圈。另一種則是將檢查儀器
安裝在車速較慢的柴油火車上,分段仔細測量軌道的高低、水平及
方向,約花 1 週時間可環島 1 圈。
兩種檢查方式一旦發現狀況,系統會自動通知轄區工務段,派
員前往該地點維修或養護。未來,也將蒐集定量測量的數據,加以
分析後,形成具有預測性的資料,進一步提升養護品質、行車安全
及舒適性。
運輸市場重組,臺鐵捷運化
鐵路帶動臺灣早期主要都市發展,火車站成為都市發展起點,
各項經濟行為脈絡沿著鐵路行經的路線,呈現帶狀分布開發,此
外,鐵路做為最主要的城際運輸工具,早期在運輸市場占有率曾高
達 90% 以上。
但隨著中山高速公路通車、航空業開放、經濟快速成長、自用
小客車的數量也逐年激增,臺鐵在運輸市場占有率逐漸降低。開放
天空政策實施後,臺鐵在城際運輸的市場占有率也受到國內航空業
的競爭。
加上 2007 年高鐵通車,促成軌道運輸市場重整與競爭,1 年
後,根據統計,西部幹線臺北到高雄,2006 年 1 月至 11 月平均每
日有 776 名旅客,但 2007 年同期每日只有 517 名,跌了 33%,每
年則減少 9 萬多名乘客,短收 5.7 億元。高鐵加入國內運輸後,國
內運輸市場面臨重組,臺鐵營運方式及系統角色勢必需要調整。
綜觀國內 3 大軌道運輸系統,捷運系統特性屬於都會區內的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