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6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276

272

技的進步,臺鐵持續更新穩定的通訊技術,例如 2023 年完成環島
96 芯光纜山、海環佈建,擁有更加穩定的傳輸實體媒介,另外也完
成新一代環島光纖傳輸網路系統( IP-MPLS ),滿足未來各項高速
率、高可靠度及高擴充性的通訊傳輸需求。

     至 2023 年 為 止, 臺 鐵 已 完 成 241 個 車 站 光 纖 到 站( FTTS,
Fiber To The School )的建置,引領行車旅運及維修作業的通訊傳
輸系統之通訊頻寬以及品質,都持續邁向新世代。

電訊線路電纜地下化

      在鐵路電氣化之前,臺鐵沿鐵路建設架空電訊線路,電杆以水
泥電杆為主,杆距約為 50 公尺,電杆雙側均用鋼絲絞繩拉線加固,
使用八線用木擔,將紫銅線以交叉方式綁縛在二重磁隔電子上,減
輕串音及配合裝設載波電話設備之用。

      隨電訊需求增加,歷年來增設架空線路之銅線線對,加強支持
物,使本路電訊杆線成為臺灣最堅固、最具規模之架空線路。

      可是,架空線路易受天氣變化之影響,通信品質不穩定,也容
易遭受人為破壞,常常發生故障,且因構造限制,不能大量增加線
對等缺點,無論是質或量,都難以應付資訊時代日益增加之通信需
求。此問題之後在西部幹線電纜地下化工程中獲得解決。

     為滿足未來鐵路的資訊需求,臺鐵自 1980 年起,開始實施一
系列重要的電訊電纜地下化工程,包括北迴鐵路興建工程期間,在
宜蘭至花蓮之間的長途地下電纜鋪設,以及與臺東線拓寬工程相結
合的花蓮至卑南之間電纜埋設。

     臺鐵先於 1982 年的平交道升等改善工程,將多條支線的架空
線 路 替 換 為 地 下 電 纜, 地 下 電 纜 涵 蓋 中 和、 林 口、 內 灣、 臺 東 線
   271   272   273   274   275   276   277   278   279   280   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