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7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237
移 動 中 的 精 彩 臺 鐵 136 風 華 焠 鍊 233
區間凡是有「自行車」與「身障」注記的自強號列車,均由推拉式
自強號運行。在此之前,幹線對號列車的主力原為莒光號,當推拉
式自強號大批進駐後,因其編組數量眾多,自強號遂取代莒光號,
成為對號列車的中流砥柱。
推拉式自強號最高時速可達 130 公里,高於電聯式自強號的最
高時速 120 公里,在路線狀況良好的情形下可以發揮最大速度,將
北高行車時間壓縮在 4 個小時內。
自強號列車,大幅縮短南北交通行駛時間,提高了客貨運輸能
力,使得人、物更具流通性。其後,臺鐵又陸續引進兩款傾斜式列
車太魯閣號與普悠瑪號,在列車車速的提升方面又更上層樓。
2007 年第一代傾斜式列車太魯閣號 TEMU1000 型加入營運,
最高時速為 150 公里,營運時最高時速為 130 公里。
2013 年又有第二代傾斜式列車普悠瑪號 TEMU2000 型上路,
設計最高時速為 150 公里,營運最高時速為 140 公里。兩款列車不
但大幅縮短臺北至花蓮間行車時間,也讓臺鐵自強號的使用車型變
得更為多元。
宜蘭線及北迴線路彎道多,傾斜式列車設計主要為彎道提速需
求,當車輛通過彎道時推動車體傾斜適當角度,抵消行駛之離心
力,在彎道可提高車速為每小時 10 至 25 公里,大幅縮短行車時間
與提高旅客服務品質。
臺鐵捷運化,提升中短途運輸品質
因應臺灣社會快速發展,都市化使得短途通勤需求日益增加,
既有的普通車與平快車已逐漸無法負荷所需,而柴電機車牽引加減
速比較慢,拉長行車時間。此外,當時的平快車和普通車並無空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