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5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205
移 動 中 的 精 彩 臺 鐵 136 風 華 焠 鍊 201
與穿堂走道,地下 2 樓為臺鐵月台軌道,地下 3、4 層則預留為捷運
系統月台車站。
而車站周邊原本調車場、貨車站的土地騰出後,創造出新的空
間可供都市發展利用。像是華山貨車站變成華山大草原,與臺北酒
廠轉型而生的華山文創園區,連結成為新興文創園區,如今是臺北
市民假日的休閒場所。而原本調車場的位置,地下蓋起機場捷運,
地上將興建雙子星大樓。
・第二期:松山專案
1988 年,行政院正式核定「鐵路地下化東延松山工程專案」
(以下簡稱為松山專案),啟動臺北車站鐵路地下工程的第二階段,
將鐵路地下化區間的東端,從華山再延長 5.3 公里到松山站的西
側。
松山專案雖然長度更長,但施作的區段大部分都已經有高架橋
或地下道跨越鐵路,沿線的平交道只有 7 座,完工後最大的效益在
於,可將原有的鐵路路廊鋪設柏油,把騰出的空間改建為道路。
同時在地下化的鐵路上方,再蓋出車行的高架道路,解決臺北
市區需求日益迫切的東西向交通快速道路路網,也就是今天的市民
大道,以及市民大道高架橋。
・第三期:萬板專案
在松山專案工程進入尾聲時,另一個地下化的計畫跟著展開。
板橋,是臺北市的衛星城鎮,同時也是時稱臺北縣的政府所在地,
穿越平面鐵路同樣造成不少的交通問題,成為下一個鐵路地下化延
伸的目的地。
1992 年,行政院核定「萬華板橋地區鐵路地下化工程專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