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0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170

166

1,065 公里,車站總數為 241 座。
      或 許 有 些 人 會 好 奇, 除 了 民 生 需 求、 資 源 開 發 及 國 防 考 量 之

外,臺鐵決定要鋪設新的鐵路路線,從起始點乃至於終點,究竟是
如何「找路」?

四階段決定路線

     基本上,路線規劃分為 4 大階段:踏勘、初測、定線、施工。

.踏勘
      「踏勘」的目的是為了找出最佳選擇的路線。評估標準包括地

勢是否平直、工程施作難易度,以及養路費用最簡化。踏勘可說是
定線工作中最花時間的程序,以南迴鐵路為例,花了 30 年才決定路
線,開工後又因為施工遭遇不同難度的挑戰,前後共調整 10 次路線
才完工。

      在選線之前,工務團隊必須先進行範圍內的田野調查,了解鐵
路路線預計經過土地的地形、農田、礦藏及工業的產量;接著,測
量里程範圍內的地勢高低、曲線半徑、坡度大小及需要隧道橋梁的
位置。

      同 時 還 得 深 度 探 勘 路 基 土 質, 記 錄 可 供 利 用 之 材 料, 包 括 石
灰、碎石、細砂及木材等;掌握途經的水文資料,像是河流的最高
水面、最低水面以及周邊用水、洩水的狀態,都須詳細觀察記錄。

.初測
      踏勘結束後,路線方向就已經初具雛形,同時定下數條各有優

缺點的路線,但如何選線?在眾多選擇中,何者為優?何者為劣?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   174   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