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34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134

130

                                    從票
                                    人務
                                    工系
                                    到統
                                    電,
                                    腦
                                    化

      臺灣於二戰後,臺鐵的票據印製曾委託國防部及上海印製廠,
因未能適切配合營運需求,於是收回自行印製,並合併原鐵路印製
廠及會計處檢查課票據股,於 1984 年 12 月正式成立票務中心,搬
遷至桃園中壢;2003 年,行政處票務中心改為運務處票務中心,專
職印製供應臺鐵全線各車站營運所需車票、票據、不適用車票繳銷
處理等業務。

     臺鐵的票務系統自 1983 年至 2019 年歷經 4 代變革。1983 年
2 月正式上線的第一代票務系統,為臺鐵採用電腦連線售票系統的
開始。在此之前,臺鐵供應的名片式客票,每日印製量約 25 萬至
45 萬張;另外還供應薄紙票及報單,每日印製量約 3,500 至 5,500
本。相較於此,第一代票務系統上線後,由於當時電腦連線售票系
統尚未成熟,票務中心仍維持薄紙票、報單的印製及發送,但整體
印票量約減少 83%。

      採用電腦連線售票至今,目前印製車票以特定車站發售紀念車
   129   130   131   132   133   134   135   136   137   138   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