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第二人生夢想講堂想讓你知道 ...

國人退休理財觀念多半趨於保守。面對通膨,如果錯失投資上的時間優勢,「保本」恐怕變為「啃食老本」;其實只要選擇對的工具,除了保本之外還能透過額外的收益來補足退休金缺口。

DAY 1
專訪台大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李存修

「缺口管理」創造穩定收益,才能真正保本!

作者:喬伊斯 │ 攝影:許宏偉

出處:《遠見》雜誌

李存修小檔案

現職:臺灣大學財務金融學系專任教授、投信投顧公會共同基金績效評比主持人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財務博士、經濟碩士、企管碩士

專長:衍生性金融商品、期貨與選擇權、金融創新、資本市場、財務管理、公司治理

基金投資是民眾在進行退休理財時一大選項。但台灣民眾普遍有「退休理財,首重保本」的觀念,甚至只求保本,不求收益,造成民眾在退休理財的工具選擇上,陷入過度保守的迷思,投資收益過低,反而恐讓退休金保本不成,卻蝕了老本!

曾共同提出著名的「四四三三」基金挑選法則、也是「台灣共同基金績效評比」共同主持人的台大財金系教授李存修觀察,台灣投資人心態過度保守,原因可能跟金融海嘯很有關係。因為金融海嘯的震撼影響太大,再加上景氣長期萎靡,使得投資人的心態一直處於保守狀態。

其實,創造穩定收益,抵抗通膨與資產價格上漲,才能真正保本。但如何做到?李存修說,投資人可以採用「缺口管理」的原則來規劃。

何謂「缺口管理」?他解釋,就是將退休後的預估每月平均開銷,減去最基本的「勞退」、「勞保」、「國民年金」等固定收入,即可得到一個收入「缺口」,再根據此一數字進行退休準備的管理規劃。

舉例來說,假設考量到退休後的生活、娛樂、醫療、看護等開銷,預估每月平均開支是6萬元,而自身勞退、勞保等年金加總起來已有3萬元,這時只要再設法創造每月3萬元的固定現金流,即可取得「保本」與「收益」的平衡點。既不愁開銷花用,也不擔心老本愈變愈薄。

缺口管理工具1. 有年金性質的保險

但關鍵的問題,在於該用什麼工具來進行「缺口管理」?李存修建議,首先,投資人可以考慮具有年金性質的保險。例如常見的變額年金險即是一種。變額年金險兼具保險與投資性質,到期後可以選擇「分期給付」,也就是「年金化」的方式來分期給付定額年金。

他指出,尤其是健康類的保險,因為年輕時投保成本低,應該愈早開始準備愈好。但必須注意挑選優質的保險公司。

缺口管理工具2. 固定配息的債券型基金

其次,如果固定收益不足以填補缺口,就可以考慮固定配息的債券型基金。

其實高收益債向來是台灣投資人喜愛的理財工具。許多人會將資產配置在以配息為主的投資標的,但高配息的投資標的真的萬無一失嗎?

李存修分析,高收益債基金通常動輒分散投資2、300個標的,只要規模夠大,就有助於分散風險。但必須注意,高收益債並非毫無風險,淨值仍可能隨著市場波動,且配息也可能配到投資本金。但若是退休金規劃,其實若能確保能夠創造足夠長期的穩定現金流,動用本金配息也未必不能接受。

缺口管理工具3. 股票型基金

接著,可以再進一步考慮的選擇是股票型基金。「股票型基金適合可以承擔一點風險、又想要一點收益的人」,李存修說,例如台灣50基金平均都有每年4%的收入,且流動性高,比起前述兩種理財工具,更能靈活操作。

而這時就可參考李存修與邱顯比教授共同設計的「四四三三」法則,來挑選中長期績效佳的基金方式。

四四三三挑選準的第一個「四」,是挑出一年期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前四分之一者。接著再從中選出兩年、三年、五年期及自今年以來基金績效排名在同類型前「四」分之一者。然後再依序篩選近六個月前「三」分之一,以及近三個月前「三」分之一者。如此便可找出真正中長期績效穩健的優質基金。

又因退休理財看得是長期投資,李存修補充,投資人也可以改成「四四三二」法則,最後一個標準以近三個月前「二」分之一來篩選即可。

缺口管理工具4. 以房養老是最後一道防線

最後,李存修認為,以房養老可以是退休準備的最後一道防線。儘管國人以房養老的觀念仍不普及,但他認為,「買房年輕時可以住,老後可用來以房養老」,未來年輕一輩對房屋傳子的觀念會愈來愈淡薄,愈來愈能接受。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0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