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8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288
284
軸器等,都將於本篇詳細介紹。
臺 灣 鐵 路 發 展 歷 經 清 代、 日 本 時 代, 主 要 架 構 包 括 軌 距、 車
輛、行車規則、人工號誌、機械聯鎖,以至電氣路牌閉塞、電氣聯
鎖等設施,大多承襲自日本鐵路。二戰結束前兩年,因忙於修復受
美軍炸毀的鐵路設備,之後才開始興建鐵路。
受到世界軌道發展風潮的影響,同時考量行車容量、速度、運
轉效率與安全的種種需求,臺鐵在接續完成環島鐵路興建、擴建
部分雙軌區段及支線的同時,也著手啟動電氣化建設,陸續引進
歐、美等鐵路先進國家的自動閉塞號誌( ABS, Automatic Block
Signalling ),開啟臺灣鐵路號誌由傳統邁入現代化之門,邁向與世
界先進鐵路系統接軌的旅程。
臺鐵號誌系統架構根源於英國,沿襲日本的典章制度,後來又
從歐美國家學習先進的邏輯觀念與控制技術,如今設備的先進程度
和維修技術水準,已達國際水平。
從演進過程來看,可歸納為「人工號誌及機械解鎖」、「自動號
誌及電氣聯鎖」、「就地控制到中央控制」。
此外,「列車自動警告/停車系統進化」、「軌道電路與計軸
器」、「電鎖轉轍器與電動轉轍器」,也是號誌系統從傳統跨越至現
代的重要過程。
.人工號誌與機械聯鎖
早 期 鐵 路 行 車 密 度 不 高、 車 速 不 快, 因 此, 鐵 路 號 誌 設 施 以
人工號誌( Manual Signalling )為主,行車方式或為時刻表運轉
(Timetable operation)、 行 車 命 令( Train order) 或 電 氣 路 牌
( Electric Tablet )等的人工閉塞已足以因應。
人工號誌時期每一站間只允許一輛列車行駛,安全性雖高,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