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9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269

移 動 中 的 精 彩 臺 鐵 136 風 華 焠 鍊  265

車線設備也由原本 49.5mm2 主吊線,全面更換為 95mm2,能夠提
高電車線載流量,以及強化抗拉力韌性;同時引進高速檢查車及新
購電力維修車,運用高科技精準量測電車線方式來取代人力,並提
升員工工作效率與保障同仁工作安全。

完成鐵路電氣化

     1960 年代,臺灣鐵路的運量逐漸飽和,臺鐵加快柴油化轉向幹
線電氣化的速度。根據美國顧問公司的研究報告,電氣化的投資雖
高,但從長期來看,此建設不僅能提高運輸效能,還可降低空氣汙
染與噪音、減低運營成本,提升運輸速度,在動力來源上也更為多
元且穩定。

     1958 至 1959 年間,臺鐵電氣化計畫開始萌芽,當時臺灣邀請
法國和日本的專家進行研究,並由英國甘迺迪鄧肯工程顧問公司在
1971 年進行可行性研究。1974 年,電氣化工程正式啟動,分 3 階
段進行:基隆至竹南、竹南至彰化(包括海線和山線)、彰化至高
雄。此項工程對於縮短臺北至高雄的行程時間和增加列車班次產生
深遠影響,從而加速臺灣的經濟發展。

      鐵路電氣化可大幅縮短臺北到高雄的運輸時間,且電氣列車操
作與維護更簡便,優化整體運營效率和安全性。電氣列車的導入,
也成為後續都市捷運系統的基礎,促進國內機電工業發展。

      臺灣的鐵路電氣化進程包括多個關鍵項目。其中,高屏線的電
氣化工作始於 1990 年,之後高屏雙軌工程順利通車,並於 1991 年
獲得正式批准進行電氣化,在各單位積極合作下,工程於 1996 年
完成。宜蘭線及北迴線、沙崙支線的電氣化工程也在同時期開始規
劃,並在接下來的年份陸續完工。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   271   272   273   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