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23

移 動 中 的 精 彩 臺 鐵 136 風 華 焠 鍊  019

      然而,接續劉銘傳擔任臺灣巡撫的邵友濂,以募款困難、經費
不足為由上報清廷,這一時期的臺鐵建設便止步新竹,未能繼續往
南延伸。

脫胎,縱貫打通南北動脈

      清代修築的臺灣第一條鐵路,雖在歷史立下了重要里程碑,但
由於當時民智未開,擔心行經自家產業會破壞風水,因此出現負責
施工的清朝官兵收受地方賄賂,無視外國技師建議、任意改線的情
況,致使這條鐵路坡度大、彎曲多。

     甲午戰爭後日本治理臺灣,1895 年 5 月 29 日於東北角登陸,
6 月 10 日,陸軍臨時臺灣鐵道隊檢測臺北基隆線的運轉,但沿途狀
況不斷,臺灣第一任總督樺山資紀,竟需要耗費 6 個小時才能自基
隆抵達臺北,於是展開改線工程,包括獅球嶺隧道路段坡度過陡,
而於 1896 年 5 月另開竹仔寮隧道,隔年 1 月完工。

      同 時, 為 了 治 理 臺 灣 並 運 輸 豐 富 的 物 產, 樺 山 資 紀 進 一 步 指
示,縱貫鐵道的興建為第一要務,隔年便展開路線調查工作,並於
1899 年第四任總督兒玉源太郎任內,民政長官後藤新平決定由官方
出資建設縱貫線,成立「臺灣鐵道敷設部」,後改組為「臺灣總督府
鐵道部」,由首任技師長長谷川謹介全權規劃、施工。

      縱貫線採用南北兩端分段施工、分段通車的方式進行,投入近
10 年的時間,於 1908 年 4 月 20 日完工通車,連結、縮短臺灣南
北的距離,成為臺灣近代化建設歷程中,最重要的里程碑之一。

      有了縱貫鐵道這個物流的基礎建設,總督府才有招商的條件,
號召資本家來臺投資。「三井物產」於 1900 年在高雄橋頭成立「臺
灣製糖株式會社」,隨後建廠製糖,是臺灣第一間新式機械製糖,並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