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7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47
移 動 中 的 精 彩 臺 鐵 1 3 6 風 華 焠 鍊 043
日本時代 1896 年恢復載客後,曾延續清代的做法,將列車分
為二級,到 1906 年改成與日本一樣的三級制,1908 年縱貫線通車
以後,開行了長程直達的列車,票價從原本按里程收費,改採遠距
離遞減法,以服務長途旅客為主。
隨 著 南 北 往 來 的 旅 客 增 加, 且 普 遍 希 望 行 車 時 間 能 進 一 步 縮
短,因此減少停靠站的「急行列車」登場,票價隨之改回依距離比
例收費。特別的是,此時的列車仍分三等,因此欲搭乘急行列車的
旅客,需先依照想要乘坐的車廂等級購票,再加買一張「急行列車
券」。
此時車廂等級的差異較明顯,一、二等車廂多為日本人,三等
車廂以臺灣人為主,在當時的時空背景下,進一步加深了國族與階
級的對立。
臺灣在二戰後初期仍延續三級制,直到 1951 年 4 月,以美援
經費向日本採購的「平等號」出現,而有了轉變的契機。
時間之前人人平等
平等號和當時成功號、銘傳號一樣,是每日固定南北往來的快
車,不同的是,成功號與銘傳號仍分有二等車、三等車,但平等號
統一使用二等車廂,因而得名,讓後來列車的命名,從原本專指某
一車次,而成為列車等級的代表。
1953 年 12 月 1 日起,臺鐵依據《憲法》人人平等的精神,全
面廢除客車等級制,並參考美國辦法,普通列車使用三等車,快車
則以二等車編組,票價以三等車票價加乘計算,希望降低二等的門
檻,讓更多人可以搭乘,同時提升三等車的品質,改裝彈簧坐墊並
加掛電風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