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1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211

移 動 中 的 精 彩 臺 鐵 136 風 華 焠 鍊  207

 屋頂天際線、菱形雲狀玻璃帷幕等,展現出阿里山意象。
       從臺灣頭到臺灣尾,全臺鐵路立體化遍地開花,據臺鐵統計,

 自 2011 年迄今,全臺包含已經啟用、施工中及進行綜合規劃及可
 行性研究的鐵路立體化建設多達 23 件,盼為城市帶來發展新動能。

 大平台計畫,城市活化新選擇

       在地下化與高架化兩者之間,也有城市走出新局。新竹市與其
 他縣市不同,鐵路通過核心區僅短短 3 公里,且已有既存高架橋
 梁穿過市區。因此,新竹市選擇大車站計畫取代立體化工程,採用
「跨站式平台」概念,維持平面軌道,透過平台橫跨站區,僅車站站
 體進行立體化,車站以高架方式橫跨月台軌道,連接前後站,兼顧
 周邊發展,拉近前後站時空距離。

       未來,新竹市也將仿效信義區、新板特區,興建高架天橋串連
 車站及周邊重要商業設施、客運轉運站及規劃中的輕軌站,使新竹
 站成為區域重要的交通樞紐節點。

       隨 著 時 代 演 進, 鐵 路 立 體 化 工 程 除 滿 足 改 善 交 通 的 基 本 功 能
 外,還需要兼顧多項需求,如配合捷運化提升各項設施效能、整合
 防災功能、落實環保節能工作及配合都市發展。

       而新興的鐵路新建工程設計,還要考慮到城市整體發展規劃,
 並預留各項軌道設施空間、解決緊鄰既有軌及電車線施工的困難
 性、妥適處理車站與軌道介面、列車運行舒適度。

       同時,也要進一步著重減振降噪、運用綠色材料與創新工法。
 都會區高架化橋梁的外型,與周遭景觀融合,減少壓迫感,兼顧功
 能性與美觀度,塑造充滿藝術氣息的休憩廊帶,使得鐵路工程展現
 出新世代的風貌,為城市注入新的生命力。
   206   207   208   209   210   211   212   213   214   215   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