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5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125

移 動 中 的 精 彩 臺 鐵 136 風 華 焠 鍊  121

之起運」、「貨物之在途輸送」及「貨物運抵到達站之到達」3 部
分,簡稱「在運」、「在途」、「在卸」。

      由於貨物列車的定期列次,通常分為「每日行駛」、「一至四行
駛」、「一至五行駛」等種類,若以貨主託運同一種類的砂石而言,
免派車長的「單元列車」,每日必須同一時間發車,並於指定時間到
達終點,因此若是定期列次必須安排 3 個相同的編組,以滿足「在
運」、「在途」、「在卸」3 部分的列次需求,還有滿 40 天必須送機
務段檢修,所以車輛的準備及檢修,必須整備「原需求預估量」的
4 倍數量,以滿足託運使用的車輛數。

調度組織走向完整編制和精密分工

     臺鐵自 1963 年 4 月成立「調度總所」,內部設有 5 組,分別為
貨車輸送、客車輸送、配車、行車、動力車;外部設有臺北、彰化
及高雄 3 個調度所,掌理各轄區內列車之調度、各客貨輸送措施等
事項。1984 年,花蓮管理處運務課調度室,改稱花蓮調度所,屬花
蓮管理處轄管。

     為集中事權與提高處理行車事故作業效率,於 1995 年開始規
劃,並於 1996 年核定計畫決議,由分區式調度改為集中式調度,
1998 年由日本信號公司承攬施作。1999 年 7 月 1 日起臺鐵改隸於
交通部後,組織調整為內設綜合、行車、客車、貨車、計畫等 5 個
組,外部設有臺北、彰化、高雄、花蓮 4 個調度所掌管各轄區內列
車之調度。

     2002 年, 第 2 代 中 央 行 車 控 制 系 統( CTC, Centralized
Traffic Control )逐步分階段完成,外部 4 個調度所陸續進駐臺北
車站 4 樓,至 2003 年底全部進駐完成,自此由分區式調度轉而進
   120   121   122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