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第二人生夢想講堂想讓你知道 ...

國人理想退休金1260萬,30年每月可支配金額為3.5萬,不多不少;但如果每年以5%的投報率來看,每個月就可以產生5萬的可支配金額。籌備退休金沒這麼容易,但換個角度用對方法也可以很簡單,看看退休專家蘇英孝怎麼說?

2-3
專訪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蘇英孝

退休金首重風險管理,金山銀山不如學會快樂理財

作者:王志鈞 │ 攝影:蔡昇達

資料來源:摩根資產管理公司

「理想退休不是聽別人怎麼說,而是先認識自己的投資理財能力、需求與現狀!」根據摩根資產管理調查結果,財金智慧教育推廣協會理事暨專任講師蘇英孝皺著眉頭表示。

蘇英孝認為,保險會高居國人最熱門的退休金儲蓄工具榜首,應該與過去三十年來廣大壽險從業人員的積極行銷有關,但多數民眾偏愛儲蓄險,未必真正規劃影響老後生活支出的醫療險或照護險,卻可能導致晚年生活未必保險。

退休心態不宜偏安 要以活三十年來設算老本

雖然曾貴為國內投信界先驅、在國內資產管理市場頗具份量,但這兩年退休後專心從事理財教育志工的蘇英孝發現,受惠過去台灣經濟高成長,不少人賺錢容易,也養成了只以儲蓄、購屋來做退休老本的偏安心態,但這卻未必是最好的退休理財之道。

「退休金首重風險管理,如果你光有一筆錢,卻不懂管理,老本很可能消耗得比想像得快。」蘇英孝說。

他表示,退休後代表每月固定薪資收入已無,之後全都仰賴退休計劃,這當中能動的錢有多少?不能動的錢有多少?都必須妥為檢視,當資產現狀搞清楚後,還得以退休後仍可活三十年來設算支出(也就是六十五歲退休,人生餘命應為九十五歲),否則極有可能淪為「下流老人」。

蘇英孝以自身為例指出,退休後他仍維持學習、運動、生活與理財的好習慣,不但認真學習英語、薩克斯風,每天還會關心國內外財經大事,並做好家庭資產管理的事宜,目的就是要讓退休後的資產不減損、現金流不斷炊。

雖然調查顯示國人預期的理想退休年齡有提早趨勢,但蘇英孝認為,預期是一件事,真正做好退休準備與規劃,又是另一件事情,否則光想著退休後要環遊全世界,便容易發生退休第一年很快樂、第二年很消沉,之後又恐因身體老化、不健康而發生長壽悲劇。

對於上班族平均理想退休金額為1260萬元,是否合宜?蘇英孝表示,退休規劃並無標準答案,如果對於欲望不高且投資理財能力較佳的人來說,每年5%的現金收益率可讓1260萬產生63萬現金,相當於每個月可有5萬生活費,當然是不錯的;但反之,若欲求較高或理財能力較差,就可能會不夠。

越年輕越可承擔基金風險 年紀漸長要重視穩定

因為每個人離退休的時點不同,投資理財能力也不同,蘇英孝認為,如果是年輕、青壯族群願意及早規劃退休金,投資能力佳者可以選擇股票或基金來追求報酬成長;但沒有這種投資能力者,就只能通過保險商品來做穩健的規劃。

但若要以股票或基金來做退休規劃時,蘇英孝認為,三十歲以下、投資能力較佳的人,股票型基金可以配置六到七成;投資能力普通者,只能配置五成;投資能力較低者不宜超過三成。

等到年紀來到四十歲上下時,投資能力即使再好,基金投資部位都應該降到五成左右;等到五十歲以上時,更應降到四成以下。此外,隨著年齡增長,基金部位也該由較高風險的股票型部位,逐漸轉移並提高穩健、保守或收益型商品,以確保年紀越大、退休資產能越安全。

針對約80%上班族目前已存的退休金仍低於1000萬元,甚至僅存了三成左右的理想退休金,蘇英孝認為,唯一的解困之道是強迫自己儲蓄,然後再學習理財,因為若沒有儲蓄的習慣,一切都是空談;但只要立定目標,有人月薪三萬一樣可以六年存到兩百萬,顯示事在人為,只要願意就有可能夢想成真,當一個快樂的退休老人。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0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