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電、吸霾、增碳 人民陷矛盾輪迴

文/邱莉燕 攝/張智傑、蘇義傑

早春的東北角,大冠鷲展翅飛過新北市萬里區的核能二廠,兩棟外牆紅中夾白的建築物,矗立在山巒綠意中,一派平和。

但再過一年多,這裡對台灣的意義將徹底改變。其中一棟建築物裡置放的第一機組,即將在2021年12月27日正式除役,也就是總統蔡英文勝選連任後的第715天,全台灣往非核家園的政策目標又邁進一步。

然而這715天,也像一根鏈鎖扯住了商界老闆的敏感神經,隨著日程倒數愈來愈緊繃。從美國商會、日本工商會、工總到台灣工商協進會等,數千家會員企業無不疑慮著「會不會缺電?」

2017年8月15 日16時51分發生的全台大停電,記憶猶新,無預警跳電事件造成838萬戶停電,輪流停電668萬戶,影響了全台灣一半以上的用電戶。

「火力全開」成為對抗缺電紅橘燈的解方

美國商會的《2019台灣白皮書》白紙黑字提出:「製造廠區規模龐大的美國商會會員企業,對於未來台灣電力的供應是否無虞,一直抱有深深顧慮。」

新出爐的日本工商會《2019年白皮書》說得更露骨:「我方憂心電力備用率於夏季經常為6%左右,此絕對會造成電源不足。」

外商和本土企業的顧慮憂心並非空穴來風。依照過去經驗,當電力的備轉容量率低於10%,就有缺電風險。

細查台灣歷年的備轉容量率,低於6%代表供電警戒的橘燈,加上供電吃緊的黃燈天數逐年增加。2012年橘燈與紅燈一天都沒有,2016年已有80天,2017年更增為104天。

從備轉容量燈號,看見缺電風險愈來愈高

資料來源:監察院報告 整理:邱莉燕

2018年備轉容量率的橘燈天數雖然降為29天,供電稍趨穩定,但追本溯源,卻是因為火力發電廠歲修的大型機組回歸,加上新增機組陸續上線。

「火力全開」,是台電擊潰紅橘燈的辦法。由於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成長有限,加上運轉中的核電機組完成大修後長期處於停機狀態,擴大了核電缺口,台電只好提高火力發電的占比。

細心的人更會發現,在同樣的2018年,空汙元凶、PM2.5濃度未達規定出現紅字的行政區,全台多達20個,從桃園、新竹到中台灣、高屏,無一倖免。而且這些地區皆已連續「紅咚咚」了五年。

2018年台灣各地PM 2.5濃度,未達規定的紅字共20個行政區

資料來源: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環保署歷年空氣品質監測年報 整理:邱莉燕

一位台北營造業經理人開車南下出差,內心狐疑著:「為什麼開到桃園、天空就開始霧濛濛?一路霧到屏東。」住在台南的小公司負責人,早已不敢晚上去慢跑,深怕在運動後喘氣,身體吸進更多的髒空氣。

台中人Alex在文心林森公園打卡,氣憤貼文:「又來了,這樣的空氣會讓人窒息吧!我的朋友們今天出門要小心了。我以前的美好台中呢?藍天、綠地,好空氣哪裡去了!?」

2019年底的反空汙大遊行,3000位走上街頭的民眾把鍋底便當敲得震天響,咆哮著抗議,要「爭一口乾淨的氣」。種種心聲顯示,台灣人面對空汙,已到了無法忍受的臨界點。

細懸浮微粒嚴重汙染的成因複雜,或許真的不完全是火力發電造成,但是溫室氣體的增加,絕對與火力發電有關。

德國觀察協會(Germanwatch)每年公布全球氣候變遷績效指標排名,評比指標包含溫室氣體排放量、再生能源發展、能源效率和氣候政策四大項,台灣總是末段班,而且愈來愈退步。

2018年台灣與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等產油國並列「非常差」(very low)等級,更是全球倒數第五。2019年竟繼續退步,在全球57個國家中排名倒數第三。表現最差的項目,正是溫室氣體排放。

儘管環保署事後「喊冤」,評比的數據沒有納入台灣新增的再生能源,結果並不公平,但是台灣的國家品牌已然受損。 要嘛缺電,要嘛吸霾或增碳,給台灣人的選擇不多,也使得新政府的能源政策一下子成了矛盾核心。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矛盾還將繼續加劇。

50%命運押給天然氣,美伊戰爭恐「斷氣」

自從上一次政黨輪替,小英政府宣布2025年達成非核家園,明確定出2025年燃氣50%、燃煤近30%及再生能源20%的電力結構配比。

相較於目前,未來對燃氣和再生能源的倚重明顯增加,燃煤降低,而核能幾乎完全廢除。

看著這張能源結構表,行政技術官僚出身、現為電電公會會策顧問的杜紫軍怎麼看都不對勁。

很多民眾都誤以為核能是台灣最主要的發電方式,其實目前核能發電的占比僅11%,「未來核能若降到零,這部分的電力缺口,主要是再生能源來扛,」杜紫軍接著問道:「難道沒有考慮到再生能源的不穩定性?」

核電是24小時365天不間斷發電,再生能源中,太陽能夏天發電,風力主要在冬天發電,太陽能白天發電,風力有風時發電、沒風時停擺。「所以再生能源不是連續24小時365天穩定發電,叫人如何相信可以取代核能?」杜紫軍說。

2025年,五成發電任務交給天然氣(%)

資料來源: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 整理:邱莉燕

未來,政府把發電的重責大任,50%押在天然氣上,也有風險。

台灣的天然氣全靠進口,主要從卡達船運入港,安全存量7~15天,運輸的過程中遇過海盜、曾被無名飛彈擊中。「萬一美國跟伊朗發生戰爭,天然氣送不過來,台灣就會斷氣,缺電風險更大。」

杜紫軍繼續補充,燃氣還是會燒出碳排放,雖然只是燃煤排碳量的一半。若將來的能源結構近80%是火力發電,台灣要追求低碳社會,恐怕還有長路要走。

誠如國際能源署(IEA)署長比羅爾(Fatih Birol)2019年10月在歐盟的演講,他主張減碳要靠兩隻手,一隻手再生能源,另一隻手靠核能,兩隻手合力減碳才辦得到。

雖然是與非,各有擁護者,但在台灣,由於核能牽涉到意識形態,廢核變成不可碰觸的神主牌,連討論也不能討論,埋下了台灣能源結構的隱憂。

「台灣的能源轉型或氣候的轉型其實已經delay(延遲)太久了,」台大風險社會與政策研究中心總計畫主持人周桂田說,「累積到現在,壓力已經到了極點。」

不往綠色經濟轉型,低品質漩渦持續打轉

周桂田的新作《鉅變台灣:啟動台灣長期能源轉型》開宗明義指出,在全球生產分工體系下,台灣過去的成功,其實是建立在「褐色經濟」的犧牲體系之下。

整個島為此付出的代價,包括高碳、高汙染、低薪、全球第七低的工業電價與第二低的民生電價、低水價、農地違章工廠、環境與健康成本外部化等,也造成台灣嚴重脫節於全球低碳趨勢。

周桂田預見,高耗能、高排碳的生產方式,很快會讓台灣的出口出現障礙。

尤其歐盟正在加速減碳的進程,歐盟在2019年10月宣布,將對排放量超標的外國企業課徵碳稅。

「這對台灣產業的殺傷力會非常大,」周桂田指出,這項新措施意味著所有產品進口到歐盟市場,都要課徵含碳的關稅,「產品含碳愈高的話,關稅就愈高。」

同時是台大國家發展所教授的周桂田指出,目前台灣的系統風險包括了氣候變遷治理、能源轉型、貧富差距和老齡少子化。

「這些問題,將都與台灣的低碳經濟社會轉型是否成功高度相關,」周桂田警告,如果不往綠色經濟轉型,台灣將持續陷入低附加價值、低生活品質的漩渦中。

總之,「低碳」已成為全人類的最大共約數,而目前小英政府所主張的「減核」「廢核」相信也必有其道理,但值此同時,政府更應正視即將到來的缺電潮,理性看待台灣替代能源的配套措施是否齊備,如此,才能不讓台灣陷入另一個險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