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現在是打掃時間,請同學要留意積水,注意安全⋯⋯。」「現在是放學時間,天色已晚,請同學回家時要注意安全⋯⋯。」每天上下學時間一到,臺北市長安國中廣播器準時響起,王麗琴親切的聲音就像母親不厭其煩的叮嚀全校孩子。她是同學口中「訓導處的王阿姨」,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可以請她幫忙解決。
出生在民國五十一年小兒麻痺濾過性病毒盛行的年代,五個月大就被宣判終生必須穿著鐵鞋行動,王麗琴卻謹記母親教悔,「要有多少福氣,就得先受多少氣。」她將阻力化成助力,把磨練當成鍛鍊,是同事眼中超級樂觀、充滿自信的肢障美女。
有她在,刷卡率幾乎百分百
「愛就要讓孩子知道!」王麗琴說。致理商專會計統計科畢業,對教育工作充滿濃厚興趣,在擔任十五年國小特教班及自然科代課老師後,四年前轉任長安國中約僱管理員,在訓導處負責學生出入校園刷卡統計、補登等出缺勤紀錄,學生團餐收費及獎懲資料的處理等工作,戲稱自己就像是訓導處的「櫃姐」,專為進出訓導處的學生打理各項疑難雜症。
「學生證刷卡是一項很繁瑣的工作,要一一提醒沒有刷卡的學生,有些未到校也未請假的學生還要想辦法打電話找人,再重新輸入電腦補登紀錄,特別對象還是正處於青春期的國中生,難度更高。」長安國中教務主任張景洲過去擔任訓導主任多年,曾是王麗琴的直屬長官,他指出,王麗琴處理學生事務細心、熱心又有耐心,以致該校刷卡率幾乎百分之百,在臺北市各國中名列前茅,王麗琴還被記上小功一支。
給孩子溫暖的懷抱
身為兩名女兒的母親,王麗琴似乎特別懂得和孩子打交道,連續四年參與認輔工作,協助行為偏差學生重新找到方向。曾有一位女學生上學總是遲到,整個人也懶懶散散,她深入了解後才得知,女學生的母親不在身邊,父親長期失業,家庭功能失調,亟待經濟援助,她想辦法為孩子申請助學金,安定孩子的心,女學生漸漸準時上學,畢業後進入高中也不再遲到。
王麗琴欣慰,孩子總算長大懂事,而她「不過就是扮演母親的角色,給孩子溫暖的懷抱。」
而臺風穩健、口才一流的她,更是學校各項大型活動的當然司儀人選。最為人津津樂道的就是自創布袋戲演出。王麗琴自編自導、一人分飾多角,透過「摸摸不行」布袋戲協助輔導室進行校園性騷擾防治的宣導,讓對異性普遍感到好奇的國中學生,不因一時不慎或玩笑過頭而逾越法律界限。這學期剛轉任訓導主任的陳昌庭當時是陪著學生在臺下欣賞布袋戲的班導,
他形容王麗琴的演出真是唱作俱佳,讓少有機會觀賞布袋戲的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在長安國中生命鬥士系列演講中,她曾以「無敵鐵金鋼──愛很大;愛無礙」為題,對師生大方分享人生經歷,以幽默看待生命試煉,輔導主任謝佩翰形容她是學校的「媽祖婆」;校長周婉琦也稱讚她在校園中傳播正向思考的力量,自在示範殘而不廢的態度,成為學生最佳典範。
王麗琴|
沒有快樂的工作,只有快樂的工作者,用快樂的心情去面對,想法、作法截然不同。工作就是一種修為,慎選舞臺、珍惜舞伴,相對地,自己也會被珍惜。
- 回最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