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第二人生夢想講堂想讓你知道 ...

因應人生各階段的生活需求與不同的資金程度,可透過好的策略規劃,購買適合自己的房子之餘還能擁有更彈性的理財規劃空間。

DAY 2
人生各階段買房策略大解析

養房好退休?老中青與不婚族大不同

作者:彭杏珠 │ 圖:shutterstock

出處:《遠見》雜誌第307期

不同族群有不同的購屋需求,如何投資房屋,同時兼顧住宅與理財功能,是一門學問。要享受退休生活,投資房產不可或缺。

儘管台灣住宅的自有率已高達88%,但主要都會區房市仍然供不應求,主因是房子同時具備自用、對抗通膨(保值)、資本利得(增值)以及租賃收益四種特性。不僅無殼蝸牛需要一套房,已有房的則希望擁有第二套。

21世紀不動產總經理王連福則在四大特性外,還點出了房子在心理層面的角色。他指出,華人價值觀「有土斯有財」,房子就是根基,是全家人的依歸與避風港,不用再四處租賃、漂泊生活。房子所帶來的安定感對退休生活更是異常重要。

既然房產兼具多種特性,並成為退休理財不可或缺的一環,老中青三代又該如何規劃?

年輕人〉租不如買,先從小坪數、郊外著手

時間也確實是年輕人的優勢。愈早置產愈有利退休生活。不過基於剛出社會,所得不多,最好能強迫儲蓄或養成定期定額投資的習慣,積存頭期款後,再貸款置產。

因此最好能量力而為,先從小坪數、郊外的房子著手,再挑選生活機能、交通相對便利、轉手性較高的地段,隨著財富累積,再用「以小換大、以遠換近」的方式轉移地產。

不過也有人質疑,難道年輕人非得置產不可,租屋不是比買房划算嗎?對此,中信房屋副總經理劉天仁指出,民眾常輕忽了通膨以及資本利得的面向,每月付房租,付一輩子,最後是零,但買房、繳完貸款後,房子會變成正資產。「年輕人一定要搶占灘頭堡,不能連沙灘都踏不上去,一輩子漂泊不定,」他建議。

對於已購屋的中年人,房貸負擔已相對減輕,經濟基礎更為穩固。當家庭成員逐漸長大後,可以考慮換屋,用「以小換大、以遠換近」的方式,逐漸從郊區遷往都會區,換屋時最好還能考量到家中成員不同的需求。

新興的重劃區也可納入考量,新社區規劃完整,地方政府都會投入各種建設與公共設施,相較老舊社區,居住環境與空間規劃更為完善。

換屋時,除非毫無財務的後顧之憂,否則不宜買在海邊、山區,這種房子如需轉手不易成交。另外,顧慮到年老行動的問題,最好能選擇電梯房,不僅有利於轉手,也能符合退休自用需求。

中年人如果行有餘力,可以評估買第二套房,鎖定出租收益型產品為主,運用房租來繳交貸款,等還完房貸後,租金就變成退休生活的固定收入來源。

老年人〉逆勢操作,以大換小、以近換遠

而擁有房子的老年人又該如何善用不動產,讓退休生活更為安逸與舒適呢?

這個年齡層的族群,兒女都已成家立業,剛好與年輕人的操作手法相反,建議「以大換小、以近換遠」。

以台北30坪房子約1500至2000萬的行情來計算,老年人可以考慮賣掉都會區的房子,搬到郊區或中南部,扣掉購屋費用,還能多出數百萬的退休基金,只要妥善配置,加上社會保險以及勞退金,擁有舒適退休生活並不是夢。

至於愈來愈多的及時行樂年輕不婚族、單身貴族,相較已婚族財務負擔小,建議優先選購兩房以上的產品,不僅提高變現機率,亟需用錢時,也能分租以減輕壓力。不婚族與單身族未必終身不婚,如果將來結婚了,兩房剛好適合小家庭居住。

建議瀏覽器:Chrome,Firefox,IE10.0以上版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