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96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396
392
障員工權益,期待開啟未來新頁,再創榮景。
找出經營的痛點
每逢假期,返鄉、出遊民眾常會面臨買不到火車票的困境;臺
鐵與旅行社推出的「鳴日號」、「藍皮解憂號」一上架,一票難求,
成為超人氣鐵道觀光行程;台鐵便當銷售更是屢創佳績,年營業額
10 年內從3億元成長至7億元。看似繁花盛開的營運狀況,但其實
長期以來面臨虧損問題。以 2022 年為例,臺鐵虧損達 111.14 億元,
探究其因,主要是運輸型態轉變、運價未調整、法定優待票價差、
服務性路線與小站虧損等問題。
.運輸型態轉變,客運量下滑
1978 年中山高速公路全線通車後,在運輸便捷及裝卸成本較為
低廉的有利條件下,公路貨運占有率逐年上升,鐵路貨運量下降,
私人運具也連年增加,讓臺鐵客貨運的市占率下滑,也從這一年
起,臺鐵財務開始虧損。2007 年高鐵通車,無疑是雪上加霜,讓臺
鐵在運輸量及營業收入,雙雙受到嚴重衝擊。
除了運量逐年下滑外,關乎行車安全的路線、號誌、電車線等
鐵路基礎設施維護,皆由臺鐵自行負擔,也是成本增加的原因之
一。這點不同於高速公路在內的公路建設及養護費用,多由政府編
列預算,國道客運業者還可依交通部推動的《促進大眾運輸方案》,
經核准後減付高速公路通行費、使用牌照稅、燃料使用費等。
.票價未合理反映成本
臺鐵配合政府法令政策,票價自 1995 年 9 月以來未曾調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