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1 - 移動中的精彩 臺鐵136風華焠鍊
P. 111
移 動 中 的 精 彩 臺 鐵 136 風 華 焠 鍊 107
次,顯示臺鐵旅運量逐年成長。
運具競爭激烈,旅運量出現變化
旅運量長期持續成長,各階段原因或有不同。以 1990 年為例,
鐵路客運面臨公路激烈競爭,及自用小客車大幅增加等壓力,因
此,臺鐵為吸引更多通勤及通學客源,自 1990 年 2 月 1 日起發售
適用於各級列車的通用定期票,以方便通勤旅客搭乘各級列車。另
積極添購車輛,配合通勤電聯車先後加入營運,每日在基隆新竹間
行駛 56 列次通勤電聯車,以及在海線替代 17 列次普通客車,並在
后里斗六間增開 30 列次區間車,促使旅運量增加。
再以 2012 年為例,旅客運量成長主要歸因於油價居高不下,
及政府大力推廣節能減碳。在大眾運輸政策及臺鐵西部幹線積極轉
型提供短途通勤服務下,民眾使用軌道運輸出現成長趨勢。
此外,陸客、國際旅遊團來臺觀光在這段期間持續成長,以及
蘇花公路先前受連續風災影響下,使陸客團由花蓮至宜蘭地區往返
改以搭乘火車方式,並自 2012 年 5 月起與旅行公會全國聯合會建
立陸客團花蓮至宜蘭間疏運列車加開、加掛申請機制,將陸客與一
般旅客列車分流;再加上配合觀光局臺灣好行方案辦理區域型交通
整合票券,臺鐵加強列車運用,機動加開加掛列車,並以團體媒合
方式提高搭乘率,使觀光旅次增加。
綜合這些因素,2012 年每日平均客運人數、延人公里(客運
人數與其行駛公里相乘積之總和)及客運收入較 2011 年分別增加
6.74%、4.51% 及 3.20%。
臺鐵旅運量長期穩定成長的情況,在近年發生變化。由於氣候
異常、天然災害頻繁、人口老化、少子化、油價下跌導致私人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