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臺南市官田區迎來新區長顏能通,他一到任就驚訝地發現,臺灣人愛吃的菱角,是官田的特色農產品,但種植與銷售的相關人員多是70歲以上,年輕人絕少留在當地工作。
他更發現,官田每年菱角總生產量約6800公噸,但吃菱角要先去掉黑色的殼,當地光菱角殼垃圾每年也3740公噸,多年來一直棄置田邊燃燒或運往焚化爐焚化,造成了嚴重汙染。
後來顏能通在一次社區營造課程中接觸到「生物炭」,決定組成研發團隊,研究菱角殼是否可以變成生物炭?
他找上成功大學合作,搭配特製的零廢氣製炭設備,終於開發出附加價值高的「菱殼炭」,臭氣吸附效果比坊間竹炭高出100倍,成本卻更低廉。
菱殼炭還可進一步加工,變成具有強大吸水力的除潮包、天然除臭的菱殼炭肥皂,甚至可以變成墨汁或燒製馬克杯。
看好菱殼炭產品的發展潛力,目前已有外地的年輕人和大學畢業生前來官田設立新創公司。
把廢棄物變資源,也讓官田當地的老人家重新找到了價值。區公所成立「烏金合作社」,邀請長輩們利用空閒時間到社區活動中心「處理」堆積如山的菱角殼,清洗、翻曬、包裝貼標籤,一邊聊天,還能領到參與鼓勵金,生活出現了新目標。
目前顏能通還計畫導入智慧生產,讓原本以肉眼判斷菱殼炭的品質,未來可改由高科技監控。另外還希望在菱角田設置智慧化的水質監控,減輕農民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