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球急遽暖化、異常氣候已漸成為常態的情況下,各種災害層出不窮,越發顯出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已是刻不容緩的工作。「生物多樣性的喪失,人類是最大禍首。」中研院研究員兼系統分類及生物多樣性資訊中心執行長邵廣昭博士表示,在1986年學術界首度發現,地球物種喪失速度很快,甚至與歷史上過去五次大滅絕不相上下,因此,稱為「第六次大滅絕」。
  邵廣昭說,物種喪失意味著生態系將會產生極大變化,「一種物種的滅絕,影響所及,可能是五種、十種隨之消失。」按照這樣的速度,學者們估計,五十年後,地球現有物種中有1/3會消失,而在這樣的生態系中,人類勢將成為最大的受害者。
  意識到這個問題的急迫性,1 9 9 2年世界各國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並在2000年訂定十年目標,希望在2 0 1 0年時,能夠停止物種的減損。農委會林務局顏仁德局長表示,雖然台灣不是國際保育公約締約國,但為了善盡地球公民的義務,也在2001通過我國「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由林務局協調中央研究院及行政院二十二個部會,共同執行六大任務、三十八項行動計畫。也因歷年來推動成效值得嘉許,2010年獲得了行政院永續發展委員會頒發的「永續發展行動計畫執行績優獎」的榮耀。

經濟開發優先的思維 造成物種快速滅絕

  可惜的是,世界各國訂定的2010年目標,確定失敗。邵廣昭指出,各國檢討發現,各國政府沒有付出足夠的關心、努力,仍然以經濟開發為優先,並從人的觀點進行開發,是造成物種滅絕速度無法停止的主因。
  而在台灣方面,顏仁德指出,從民國9 3年開始,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就由林務局負責,雖受限於政府組織相關規定,人力和資源明顯有所不足,相關部會的橫向聯繫也有待加強,但是在學術界與政府的合作之下,已經有不少成果。
  顏仁德指出,像是建構及整合國家生物多樣性資料庫,與中研院生物多樣性中心及國科會合作,蒐集整合國內物種名錄、生物樣本、物種基本解說、生物誌、入侵種資料、台灣特有種、國內外生物多樣性相關新聞、活動、訊息、相關網路資源等,並建立台灣本土生物多樣性700位專家名錄及51,000種台灣物種名錄資料庫。

建構種原庫與天然植群圖

  同時,為了保存台灣生物遺傳資源的多樣性,也建構「國家生物種原庫」計畫,共保存177科、671屬、1,008種之種原,73,477份材料,彙整四萬多份種原資料。另外,在外交部的協助下,我國正式加入挪威「斯費巴種子庫備份保存種原計畫」,將我國特有的水稻及雜糧、蔬菜等1 5種作物合計12,639份種子材料送到全球種子庫備份保存。
  還有,因為台灣生態棲地數十年來遭受人為的破壞,所以我國也已陸續劃定各類自然保護區域,顏仁德說,目前劃定的各種不同類型保護區的面積,總計約占台灣陸地的19.06%。
  林務局也在此期間完成台灣的天然植群圖,克服崇山峻嶺的限制,呈現台灣植物生態的分布,訂立植群分類的統一標準。將台灣45%的面積、95%的森林,繪製成縮小比例五千分之一的現生天然植群圖。顏仁德指出,這個植群圖的完成意義相當重大,不但是全國國土資源及保育的資料庫與工具,更是未來長期進行生態監測、環評的重要依據。

與自然和諧共處 人類最重要的課題

  不過顏仁德和邵廣昭都認為,台灣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還有很多努力空間。」顏仁德說,政府要積極加強溝通的工作,包括部會間的橫向聯繫、政府與民間保育團體的聯繫,以及強化民眾對於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的正確認知,才能夠有效推動相關事務。
  邵廣昭則認為,不只是台灣,幾乎世界各國對於生物多樣性工作都需要多加努力,不只是一般民眾的教育不夠,連學術界中的評比制度,都使得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基礎學術研究相對冷門,甚至連最重要也最基本的「物種分類」,都少有學者願意投入研究,「所以到目前為止,學術界對於物種的研究也還有很多不甚了解之處。」
  他強調,健康的生態系是「無法複製的無價之寶」,「環境是我們的,生物多樣性也是我們的。」如果失去物種,我們的水質會變差、生態系統失去穩定,也越來越無法抵擋氣候暖化造成的災害,人類的生命與安全將受到直接威脅。
  邵廣昭指出,以台灣來說,目前已發現擁有8,000種全球特有物種,海洋生物物種是別的國家的四百倍之多,物種豐富多樣,無論在經濟、醫學、生物科技、遺傳…各方面,都是人類尚待發現、探索的寶貴資產,更應該盡力推動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留住天賦的資源,學習更有智慧地與其他物種共生共榮。他強調:「唯有跟自然環境和諧共處,人類才能永續發展。」而這也正是台灣、全球都必須及早面對的重要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