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做為國家重要產業命脈,到今日成為台灣生態保育工作的最高主管機關,林務局的組織及業務變革,恰恰好呼應台灣百年來的經濟發展史。
  林務局顏仁德局長表示,森林對於生態、水源和國土保安都有重要影響,特別對於台灣而言, 在面積不大的島上,林地就占了58.5%。再加上特殊的地理位置,颱風、地震頻仍,還有近年來氣候變遷造成的極端氣候,使得保林、育林的工作益形重要,「森林」已經被許多先進國家定位為攸關存亡的環境議題。
  顏仁德說,早期由於台灣的木材品質極佳,大量外銷日本,所以是政府重要的財政收入;「以林業支持工業」,也因被視為「營利單位」,政府並沒有編列公務支出預算,早期的局長,甚至「要跑銀行三點半來發員
工薪水」。

事權整合 有利於保育工作推動

  但隨著經濟的起飛以及環保意識逐漸抬頭,林務局轉而以國土保安為主要重點,並從民國78年正式編列公務預算,民國80年起禁止砍伐天然林。從此而後,保林、育林成為林務局重要的工作內容。直到近幾年來節能減碳、生態保育成為國家重要政策,農委會的森林科、保育科併入林務局後,林務局也正式成為台灣林業及保育的最高主管機關。並且將從民國101年開始,正式併入環境資源部,更名為「森林及保育署」。
  面對組織架構的調整,顏仁德認為這是台灣保育工作的一大進展。首先,把過去分散在不同部會、分別管理水、土、林的部會整合,能夠使事權統一,不會再像過去一樣容易因為多頭馬車而效率不彰,進而使得權責相符,有利於業務的推動。
  同時,也由於整合了所有規劃與執行工作,將使得森林及保育署更容易整合環境資源,進行通盤規劃,效率與格局都能有效提升。

生物多樣性保育 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

  整合管理水、土、林的權責,顏仁德認為,除了是一大突破,更是一大挑戰。實際上,「林」的部分不只關係到樹,而是複雜的生態系問題。由於人類過度利用資源,加上全球暖化問題,使得地球物種以每天超過一百種的速度滅絕,因此,對於即將成立的森林及保育署而言,「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就是必須立即面對的挑戰。
  1992年國際簽署「生物多樣性公約」,雖然台灣不是國際保育公約締約國,但為了善盡地球公民的義務,也在2001通過我國「生物多樣性推動方案」,由林務局協調中央研究院及行政院二十二個部會,共同執行六大任務、三十八項行動計畫。
  顏仁德解釋,生物多樣性保育工作包括物種、基因以及生態系多樣性等三大內涵。「簡單來說,每個部分都跟人類的生活息息相關,也是維持生態平衡最重要的工作。」他指出,「環境污染」、「氣候變遷」以及「外來入侵種」問題,是台灣生物多樣性面臨的三大挑戰。為此林務局分別透過資料庫建立、和全球入侵種專家群(ISSG)簽訂合作備忘錄、邀請專家學者成立諮詢委員會、建立外來入侵植物評估與監測系統、蒐集台灣地區歷年進口之外來脊椎動物名錄…等方式,建立完善之因應處理機制。

建立資料庫 國土資源及保育利器

  除了處理外來入侵種之外,林務局也完成了台灣的天然植群圖。克服崇山峻嶺的限制,呈現台灣植物生態的分布,訂立植群分類的統一標準。將台灣45%的面積、95%的森林,繪製成縮小比例五千分之一的現生植群圖。顏仁德指出,這個植群圖的完成意義相當重大,不但是全國國土資源及保育的資料庫與工具,更是未來長期進行生態監測、環評的重要依據。
  「未來還是要繼續加強宣導與溝通」。顏仁德坦言,近年來在政府與民間單位的大聲疾呼之下,民眾相較過去較有保育的觀念。為達到環境永續、國土保安、加強保育工作,林務局一方面會積極宣導、強化民眾參與的身體力行工作,因為「體驗就是最好的教育方式」顏仁德說。另一方面,政府之間也必須加強部會間的橫向聯繫,協助公務人員了解何謂生態保育與相關常識,才能有效推動各項事務。顏仁德相信,透過政府的規劃執行與民眾的參與,必定能夠將台灣打造為最佳的永續發展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