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離舒適圈 大學生這樣過暑假

赴偏鄉蹲點15天, 以鏡頭挖掘在地故事

中華電信基金會舉辦多年的「蹲點.台灣」計畫,挑選大學生到全台社區生活半個月,拍攝紀錄片兼做社區服務,期待讓青年以實際行動認識台灣土地。

文∕林珮萱

Device

多數人都出過國,但你有沒有到過台灣任何一個陌生的地方,住上十天半個月? 來自彰化的洪韵軒和陳薏安,即將從大三升上大四,今年她們捨棄旅遊玩樂,選擇要在兩人大學生涯的最後一個暑假,留下不一樣的回憶。

7月5日,兩人脫離熟悉的生活,前往從沒聽過的林子內,在這裡住上15天。 林子內,位於台南市白河區汴頭里。車輛從二高交流道下,往關子嶺開2公里,在竹子門指標處往前2公里,直到林子內教會指標,再走1.6公里,便可抵達。 這裡是南94線的終點。正如其名,因為是路的盡頭,早年又有竹林滿山,得名「林子內」。

村莊有百來戶人家,和許多鄉村一樣,青壯年人口常在外地工作,在地生活的以長者和孩童居多。「騎車10分鐘才有便利商店、騎20分鐘才有夜市」的林子內,並非觀光勝地,洪韵軒和陳薏安別說來過、就連聽都沒聽過,怎麼會願意來住上半個月?

兩人一組徵選 邊拍片邊服務

搭起橋梁的是中華電信基金會舉辦多年的「蹲點.台灣」計畫。2009年起,中華電信基金會與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舉辦第一屆「蹲點.台灣」,由大學生兩人一組報名,通過徵選後,利用暑假到全台各處社區,展開15~20天蹲點服務。近幾年來已成許多大學生首選暑假活動。

每組學生有兩項任務,一是拍攝一支紀錄片,二是做社區服務,強調「一手服務、一手記錄」,讓青年以實際行動認識台灣土地,將專業知能導入社區。

累積過去六屆,已有37所學校、40個不同科系、258位大學生參加,走遍台灣50多個偏鄉社區與部落,紀錄超過1250分鐘的在地影像。

洪韵軒和陳薏安是第七屆「蹲點.台灣」的參與者。同為八年級生,洪韵軒就讀彰師大公共事務與公民教育學系,陳薏安是中原大學應用華語文學系。兩人是高中同學,一頭短髮的洪韵軒活潑外向,帶著眼鏡的陳薏安較為文靜,不過當初提議要來蹲點的,卻是陳薏安。

去年偶然得知蹲點計畫,陳薏安上網看了前幾屆學生拍的影片,同是大學生的其他人,有能力到完全陌生的環境發揮所長與服務,自己也受到鼓舞,便拉著朋友報名,但去年並未入選。今年再接再厲,找了洪韵軒參加。

Device

城鄉資源不均 突顯教育困境

儘管初來乍到,但對於林子內樸實單純的環境,感覺很熟悉,和兩人從小的彰化鄉間、差異不大。衝擊較大的,反而是當地教會青年所具備成熟的辦事能力和彼此深厚情感。

洪韵軒和陳薏安抵達後的幾天,林子內教會正要舉辦4天3夜的夏令營,對象是社區內的國小國中學童,營隊由當地教會青年負責籌辦。洪韵軒和陳薏安擔任攝影紀錄,跟著教會青年們一同準備營隊工作。

過去,多數時間都花在學校課業學習,洪韵軒和陳薏安逐漸發現,眼前這群高中、大學的教會青年,雖然有些年紀比自己小,但非常有想法、做事很可靠,每人身上都有可以看齊的優點。

經由多天日夜頻繁的相處,兩人也看到當地孩子們有著不同的家庭背景、不同的地區文化與資源差異。「鄉村人口老化、數位落差、隔代教養等,以前只是書本上的名詞,和親身接觸是另一回事,」洪韵軒和陳薏安異口同聲地說。兩人體會了,原先要去服務社區,反而自己學習最多。

另一處地點,楊媛甯和甘紫吟正在雲林縣口湖鄉老人福利協進會,展開她們的蹲點。

今年要升上大二,兩人是南華大學傳播學系的同學,大學生涯首次暑假就獻給蹲點計畫。

15日上午,當地活動中心大禮堂,近50位長輩們圍著大圓圈,由老人福利協進會人員帶領,舞動著四肢做健康操。楊媛甯和甘紫吟也在裡頭,帶著長輩做操。

Device

深入現場 看見老化問題嚴重

年輕的心已懷抱著對社會深切的關懷。平常在學校學得再多,資訊總是靠冰冷的器材傳遞,「想了解社會現狀、許多人的問題,為何不到第一現場?」家住新北市的楊媛甯反思。

甘紫吟來自高雄,媽媽是護理師,家中還有90多歲的阿祖,阿公、阿嬤也都生活在一起,因此向來關心長輩照護的議題。

這次兩人在口湖鄉實際跟拍長者的生活,深入了解在地老化的嚴重性,也體驗雲林農業大縣的生活面貌。幾日時間,楊媛甯和甘紫吟已對雲林有新的認識,以前只知道雲林有漁業和養殖水產,其實農業和畜牧在這裡同樣是重要產業。

「每個地方都需要年輕人,」兩人認為年輕人有責任多認識台灣這塊土地,更有使命要多走入不同角落,為社會盡一份心力。

「土地會教人,」中華電信基金會執行長林三元觀察,最初推動蹲點,是要讓傳播科系的大學生,能把專業知能帶入全台各地傳播資源弱勢的社區。執行後卻有意外發現,「蹲點學生回來都跟我們說,自己學到的更多!」後來已不限傳播科系。 雖然拍攝紀錄片依然是蹲點任務之一,但攝影技巧的好壞,對學生已非重點。藉由蹲點,看見別人,同時也能看見自己,甚至是「看見自己原本不知不覺的事情,」林三元形容。

到陌生的環境蹲點,和背景不同的人互動,讓長久以來被框在制式教育下已然「麻木」的學生,點燃對生活的感受力。

學生的收穫,有的是啟發對陌生人事物地的熱情,也有走出舒適圈、對自我突破的成長,更多的是打開視野、懂得接納不同觀點與文化的包容。

還有學生將蹲點經驗發展成為畢業製作題目。政治大學廣電系李旻芮和劉冠琳拍攝的《花蓮鐵份部落Afih》,紀錄花蓮縣玉里鎮原住民部落,探討當地稻米產銷班的利潤分配問題,呈現部落人口老化、隔代教養等現象。

已經當做四屆蹲點據點的林子內教會牧師蕭瑞巧觀察,當地孩子看到外地來的大哥哥、大姊姊懂很多,影響孩子更有學習求知的欲望,雙方均有好的刺激。

雲林縣口湖鄉老人福利協進會督導吳國良也認同,當在地青年看到外人都有心要協助家鄉轉變,「自己人怎麼能置身事外?」間接能打動青年回鄉。

體驗生活就是珍貴的學習。大學生可以選擇不當「酸民」,離開舒適圈,做個能夠關懷生命、願意付出的「有感」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