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歷
- 國立台灣大學復健學系物理治療組理學士
- 國立成功大學學士後醫學系醫學士
- 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公共衛生碩士
經歷
- 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台南分會副會長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附設醫院主治醫師
- 新樓醫院內科主治醫師
- 國立成功大學醫學院「成杏會」常務理事
- 台灣省省長選舉陳定南競選總部「全國醫師後援會」總召集人
- 第3屆國民大會代表
- 台南市市長選舉張燦鍙競選總部副總幹事
- 台南市市長選舉張燦鍙競選總部「青年軍」領隊
- 第4-7屆立法委員
- 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
- 民主進步黨立法院黨團「厚生政策小組」召集人
- 立法院第13屆「厚生會」會長
- 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召集委員
- 立法院司法及法制委員會召集委員
- 國家衛生研究院全民健康保險小組諮詢委員
- 內政部身心障礙者保護委員會委員
- 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監事
- 中華民國教師會顧問
- 台南市火炬殘障勵進會諮商顧問
- 台南市脊髓損傷者協會顧問
- 台南市第1-2屆市長
- 第29任行政院院長
- 中華民國第15任副總統
- 國家安全會議副主席
- 中華文化總會副會長
- 民主進步黨第17屆主席
政見
邁向多元平權社會:
- 勞動平權
- 性別平權
- 族群平權
- 健康權益
建立安定公義社會:
- 堅定打擊黑、金、槍、毒、詐
0-22歲投資未來世代:
- 0-6歲國家一起養2.0:
- 擴大公共化及準公共化的托育量能,提升0-3歲家外送托率達到OECD國家的水準36%。
- 再減輕0-2歲家長的托育負擔,讓家長的平均托育負擔可趨近2-6歲的標準。
- 托育時間完整化。
- 強化托育的品質,保障人員的薪資跟權益。
- 完善育兒支持系統。
- 6-18歲成就多元均優的教育環境:
- 全面落實高中職免學費,持續推動高中職均優化及社區化。
- 友善學習的校園環境。
- 積極培育全球公民。
- 優化照顧兒少身心健康。
- 挹注資源,提升特教品質。
- 18-22歲階段投資高等技職教育:
- 制定青年政策白皮書。
- 投資高等及技職教育3+1,減輕高教學費負擔,投資教研人才國際交流合作。
- 強化青年工作者權益保障。
- 全力推動「居住三對策」。
- 鼓勵青年參與公共事務。
創新經濟,智慧國家:
- 提升產業國際競爭力與韌性、讓台灣成為經濟日不落國。
- 打造台灣成為智慧科技島。
- 建構以人為本的智慧新社會。
- 推動金融創新與發展。
- 打造創新創業雨林生態系。
- 發展護國群山,推動產業多元發展,創造包容成長。
- 發展綠色成長新戰略。
公義社會,溫暖台灣:
- 強化兒少保護及健康促進行動。
- 身心障礙者權益促進行動以及強化身心障礙者的社區支持。
- 建構友善自主的高齡生活環境。
- 推動社會安全網 2.0。
- 強化保障經濟安全。
淨零轉型,永續台灣:
- 啟動第二次的能源轉型,以建構智慧共享的綠能戰略。
- 推動數位與綠色的產業雙軸轉型。
- 形塑淨零永續的綠生活。
- 政府作為淨零轉型最強而有力的後盾。
- 不遺落任何人的公正轉型。
文化永續,世界台灣:
- 推動系統性地文化保存,奠立文化的根基。
- 復振國家語言。
- 促進藝術振興,厚植國家軟實力。
- 推動博物館再升級。
- 建構地方文化區域治理,發展地方文化特色。
- 強化藝文工作者權益保障。
- 壯大台灣文化內容,發展台流經濟。
- 建構文化傳播體系。
健康台灣樂齡幸福社會:
- 通過健康憲章。
- 持續提升醫療服務品質,增進國人健康。
- 改善醫療人員的工作條件,強化醫事人力遞補。
- 確保健保永續。
- 全面優化兒少醫療照護。
- 增加心理健康支持,擴大推動「年輕族群心理健康支持方案」,並發展「社區心理衛生服務」,以支持精神障礙者及其家庭。
- 強化國家癌症防治計畫。
- 強化原住民健康服務,依《原住民健康法》寬列健康預算。
- 智慧醫療結合健康照護,推動生醫產業成為下個兆元產業。
- 長照3.0:
- 強化重度失能照顧,優化住宿式服務機構。
- 照顧不離職、照顧有喘息。
- 提高長照服務涵蓋率,也要加強照顧服務功能。
- 打造居家、社區、機構、醫療、社福的一體式服務。"
體育扎根,全民運動:
- 成立「體育暨運動發展部」。
- 就是推動「全民體育」:藉由學校體育扎根計畫,從小培養體育的能力,養成一輩子運動習慣,促進健康。
- 黃金計劃3.0:導入科技,完善的運動競技選手及專業人才的培育與發展,在國際賽事為國爭光。
- 優秀選手輔導計劃2.0:從就學輔導、就業扶植、協助創業與獎勵措施,落實政府照顧優秀選手的政策。
- 推動「競技運動全民化」:推展社區型運動俱樂部,鼓勵民眾參與不同層級競技運動訓練與賽事。
- 推動「運動產業的多元發展」。
- 打造「台灣品牌的國際賽事」。
- 體育的預算超過200億。
海洋國家,航向世界:
- 海域安全:
- 確保印太海域航行與飛越的自由。
- 健全海域意識機制,強化海洋安全的維護。
- 強化海域執法、救難與偵查能量,持續推動海巡國際合作。
- 建立協商機制,共同維護海域安全。
- 加速完成海域基礎資料,建構海洋大數據的應用。
- 環境保育:
- 加強海洋保護區的管理,擴大海洋保育成效。
- 調查和復育濱海生態系,提升海洋碳匯能量。
- 減少海洋塑膠垃圾的污染,促進海廢的再生。
- 文化教育:
- 持續推動向海致敬,培養全民的海洋素養。
- 傳承多元海洋文化,推動水下文物發展。
- 健全海洋教育體系,充實海洋專業人才。
- 深耕海洋科研能量,永續海洋利用。
- 產業發展:
- 提出《海洋策略白皮書》推動海洋產業多元發展。
- 平衡海域空間多元使用,積極發展離岸風電。
- 發展台灣海域遊憩資源,健全海域的休閒產業。
- 確保離島民眾交通需求,推動島嶼振興計劃。
- 海洋法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