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將無所不在 操控更人性、簡易
走進以理工科為主的麻省理工學院(MIT)校園,放眼望去,外型最奇特的一棟樓,就是世界知名的「電腦科學及人工智慧實驗室」(Computer Science and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Laboratory,簡稱CSAIL)。
這棟樓有MIT前校友、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捐贈的大廳。目前約50個研究團隊,還有無數的碩博士與博士後研究生,一間間研究室,就像都住著一個個科技怪咖般,日日夜夜進行著外行人看不懂,卻可能對未來人類影響甚巨的研究。
目前CSAIL最高掌門人是一位女性,羅馬尼亞裔的丹妮愛拉.茹斯(Daniela Rus)。如果說,成為MIT教授需要有兩把刷子,成為CSAIL掌門人需要四把刷子,那麼身為CSAIL女性掌門人的茹斯,絕對有三頭六臂。
波士頓環球報稱她為「發明之母」,她早年為澳洲酪農設計的「虛擬柵欄」,讓乳牛帶上配有無線網路、GPS定位的項圈,走到某個範圍會發出噪音,讓牛隻不會走遠,幫酪農省下使用直升機追蹤牛隻動向的龐大費用。2010年她就在新加坡開始研究無人車,比Google還早一步。
機器人研究是茹斯的最愛。團隊不斷發明出各種機器人,其中一個機器人還在2012年的機器人影展(Robot Film Award)中拿到最佳演員獎。而最受矚目的則是可以用3D快速列印、價格低廉且功能多樣的微型折紙機器人。
來到茹斯偌大研究室,桌上、櫃子上、牆壁放置著大大小小,從多年前一直到目前設計的機器人。各家合作企業派來的員工也散坐研究室裡,包括台灣鴻海集團。以下是她的專訪精華:
勞務型機器人 將愈來愈普遍
我的一大夢想是實現「無所不在的機器人」。希望未來任何人、任何地方都有機器人可用,就像我們今天使用手機那樣簡單。你可以搭無人車去兜風,或設定機器人讓它跟你的貓玩,也可以叫機器人折衣服,或幫你打掃家裡。
在1990年代初期,全錄的研發公司Parc首席科學家Mark Weiser提出了「無所不在的電腦」。這是指電腦運算到處都用得到,在當時這只是夢想,沒有人知道要花多久時間實現,但短短20年間,我們竟然來到了一個運算無所不在的境界。我真心相信勞務機器人也一樣,會愈來愈普遍。
要達到這個夢想還需要解決很多問題。不過,這個世界進步的速度很快,你看無人車就知道。2010年我開始在新加坡進行無人車專案,當時沒有人談無人車,現在,無人車已進入生活了。
不會取代人類 而是互為奧援
我可以預測機器人會先跨入製造業,商店、工地,出現在人比較難轉圜的空間裡,最終進入家中,幫助高齡人口處理不想做又耗時的家事。但機器人不會取代人類,因為機器人固然擅長某些事,但有些事它不擅長。它比我們會計算、抬重物、同時思考各種可能性;但我們比機器人更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更能操控動作,尤其是精細的動作,像拿紙或蔬菜等。
我們研究的一個方向是做折紙機器人,先設想機器人要有什麼功能,就開始設計程序,目的是用3D列印生產,很快產出。由於物體是折平的,運輸方便,不需要人工組裝。
我們還有運用在醫療上的折紙機器人,可以取出不慎被吞下肚的電池。在美國,每年有3500件小孩誤吞電池的意外。折紙機器人大小跟藥丸一樣,把它冰在膠囊裡,吞下後,體溫會把冰融化,有磁性的機器人會展開來,走向電池,把電池拉出體內,不必動手術。
我要鼓勵年輕人學寫程式、學習運算思惟、擁抱電腦科學。電腦是超能力,如果你知道如何做出東西,知道如何寫程式,你就擁有超能力,你將無所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