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平紅利」是兩岸最佳選擇 ——《遠見》三十週年建言
21世紀文明社會的最大恥辱,就是出現「戰爭」。挑起戰爭的中外政客,就是罪該萬死的全民兇手。
(一)沒有和平,五大皆空
總結自己研習經濟發展逾半世紀的心得,我認為中華民國發展,此時此刻在蔡總統主政之下,台灣最關鍵的選擇就是:
(1)和平:沒有和平,一切落空。
(2)開放:沒有開放,一切空轉。
(3)經濟:沒有經濟,一切空談。
(4)教育:沒有教育,一切空白。
(5)文明:沒有文明,一切空洞。
一旦贏得了「和平」的保障,就會產生無處不在的有形與無形的「紅利」。中華民國(台灣)才能夠在社會安定中進步,在資源整合中發展。
20世紀冷戰時期人民所渴望的「和平紅利」是泛指:一旦戰爭結束,就可以用削減的軍費來從事百廢待舉的各種建設。這個傳統的定義,在過去幾年的兩岸關係出現了延伸及擴大。
馬政府執政八年中,隨著戰爭威脅減少及兩岸互信增加,「和平紅利」已經創造了更深遠的良性效果:台灣變成了:(1)2300萬人民安身立命的地方;(2)回國定居及短期旅遊的優先選擇;(3)跨國企業投資的海外據點;(4)國際聯結的重要一環;(5)建交友邦的數目不再受減少的威脅。
(二)諾貝爾獎只有「和平獎」
我是在中日抗戰及國共內戰中長大。自己經歷了20世紀上半世紀的全面戰亂。中日抗戰中千萬軍民死傷;後半世紀的大陸與台灣軍事對峙;幸有台灣海峽的阻隔,避免了台灣島上發生打仗的悲劇。
百年來我們中國人的歷史,徘徊在絕望與希望之中,毀滅與重生之中,失敗與癒傷之中,鎖國與開放之中。
自己出生於南京,13歲到台灣,23歲去美國讀書。從1959年秋天到達美國那一刻起,脫離了戰亂的陰影。眼前第一次看到了真正安定、自由、奮鬥、創造富裕的現代社會。上天太寬待了這個東方年輕人,那天堂般的歲月中,在校園讀書、教書;在大學城成家、立業。
從此,我最大的嚮往就是「和平」,最強烈的厭惡就是「戰爭」。午夜夢迴想到的是:哪一天台灣與大陸能像美國社會一樣,在沒有戰爭威脅下,人民可以安居樂業。
在英文字彙中,最使我著迷的是:
Peace-maker 和平使者
Peace treaty 和平條約
Peace dividend 和平紅利
百年前設立的諾貝爾獎真有遠見:只有「和平獎」,沒有「勝利獎」。
「和平」在我思維中生根,血液中奔騰,變成了我最要推動的進步觀念。用經濟學上機會成本的觀念,「戰爭」更是最可怕的支出,最大的浪費。
沒有一個國家因為教育預算比例過高而財政破產;但歷史上窮兵黷武,軍費過高,拖垮經濟,終致政權崩潰的例子不少。
艾森豪這位二戰的英雄,在美國總統卸任前沉痛地指出:
「每一支造好的槍、每一艘下水的戰艦、每一枚發射的火箭,最後說來,都相當於對那些飢餓無糧者和寒冷無衣者的偷竊。窮兵黷武的世界,不僅只是消耗了錢財,也消耗了勞動者的汗水、科學家的才智,以及下一代的希望……,這絕不是我們應有的生活方式。」
艾森豪應當得諾貝爾和平獎。
(三)決策延誤的代價
馬政府在意識型態及各種勢力相互糾纏下,施政陷入困境,幸有最重要的政績——「和平紅利」的出現。在最棘手的兩岸問題上,他選擇了一條正確的道路——兩岸和平。
在馬英九任內,兩岸關係在「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默契下,台海烽火進入前所未有風平浪靜。但是從經濟發展的策略來看,兩岸融合的廣度與速度,厚度與力度,在台獨意識或明或暗地牽制及反對下,仍是遠遠不足的;這就造成了國民黨執政時代的李登輝,在執政12年中就沒有膽識,搭上1990年代以後大陸這班快速的成長列車;阻擋了台灣經濟的脫胎換骨。昨日決策之延誤,造成了今日台灣經濟之困局。
(四)五位哈佛教授看法一致
近十年來受《遠見雜誌》邀請來台訪問過的諾貝爾獎經濟得主及美國著名學者,論及兩岸關係時——特別是經貿投資這一領域——看法都是一致的:「台灣要設法與身邊這個龐大的經濟體,發展良好的互動關係。」這些人物包括了大家熟悉的五位哈佛大學教授:波特、桑姆斯、傅高義、奈伊,以及歷史學者柯偉林(W.C.Kirby)。這位能說流利中文的學者,熱情地勉勵我們年輕人:「不要恐懼大陸的興起,你們應當要有完全的自信,與他們接觸、認識、交流。」與大陸社會相比,柯偉林教授對台灣充滿了稱讚及期許。
就台灣長期經濟發展而言,對大陸市場是「三不」:(1)不能輕視,(2)不可放棄,(3)不易取代。試引證二組數字:在最近五年(2010~2014),台灣對中國大陸出超每年都超過700億美元,五年出超總額高達3800億美元。大陸來台觀光旅客在2014年已達398.7萬人,占來台總旅客40%,排名第一。
誰都知道「市場分散」、「不要把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的道理,「南向政策」就是一例,「說容易,做不易」。看看韓國與大陸簽的貿易協定,就使台灣產業坐立不安。大陸推出「一帶一路」及「亞投行」,所展現的企圖心及戰略布局,台灣只有一項選擇,就是要盡力儘快加入。「馬習會」中,習近平更明確表示:「我們願意與台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機遇,兩岸可以加強宏觀政策互通,發揮各自優勢,拓展經濟合作空間,做大共同利益蛋糕,增強兩岸同胞的受益面和獲得感。」習近平在「馬習會」中表示歡迎台灣同胞參與一帶一路建設,並以適當方式加入亞投行。
《遠見》做為一個關心兩岸發展有30年歷史的媒體,歷年來也獲得了國內外眾多的新聞獎;它有歷史責任,要以長遠的眼光來判斷兩岸的發展。那麼我們要嚴肅地呼籲:兩岸必須要儘早簽訂和平協議,使「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變成世世代代的鐵律。
【推動社會進步的「三人行」】
自古有云「文人相輕」,但《遠見雜誌》的三位創辦人,卻推翻了這種說法。
1986年,高希均、王力行及張作錦共同創辦《遠見雜誌》,並長期撰寫專欄:高希均的「觀念前瞻」、王力行的「鬧中取靜」、張作錦的「媒體前瞻」,分別從不同專業角度暢論中外、針貶時事。
三位創辦人並共同著書,2000年出版的《三人行看台灣新價值》,以及2011年的《思維遠見》。有趣的是,書中署名「張高王」的序文,標題開宗明義點出:「書裡有三分之二的好文章!」均自謙文章不及其他兩人,「我們只有一個最誠懇的告白:千萬不要因為書裡有三分之一的殘缺,就不讀這本書。」
走過30年歲月,儘管台灣社會仍有許多未解難題,但《遠見》的三位創辦人仍一本初衷,成為「文人命運共同體」,堅守知識分子使命,辛勤著述、倡議建言,咸認是推動台灣社會前進不可或缺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