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

親子閱讀‧22縣市閱讀力大調查

閱讀,孩子 前進的動力

     閱讀力,攸關個人和國家競爭力,已經是全球先進國家的共識,如果孩子從小就有閱讀的習慣與熱情,生命將會無限寬廣。不過,台灣孩子參加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的閱讀素養評量卻大幅退步,在兩岸四地華文世界吊車尾。為此,《遠見》特別進行親子閱讀與縣市閱讀競爭力二項調查,並採訪全台各地推動閱讀的學校、企業、地方政府及宗教公益團體,希望具體描繪出台灣目前推動閱讀的樣貌。更重要的是,喚起各界共同投入推動閱讀,為孩子打造前進的動力與競爭力。

文∕彭杏珠 責任編輯∕溫怡玲 責任美編∕劉麗堅

     2009年台灣在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計畫)的閱讀素養評量大幅退步,相較2006年下滑7名,排名65個國家中的第23,還輸給上海(第1名)、香港(第4名)與新加坡(第5名),在兩岸四地華文世界吊車尾。 隨著時間的流逝,閱讀成績退步的新聞逐漸被遺忘,但是對學者專家來說,始終是台灣閱讀力的一大警訊。

     連續兩屆擔任台灣PISA計畫主持人的洪碧霞憂心忡忡地說,台灣的孩子並不輸人,因為科學與數學的PISA成績都不錯,但是閱讀成績卻表現不佳。尤其是台灣學生為樂趣而讀的比例達82.7%,遠高於OECD 62.6%的平均比例,評量結果卻排名23,「顯示學習效果不彰,很多學生書都白讀了。」 教育學術界同聲呼籲,該是到了痛下決心提振閱讀力的時刻。

閱讀力是所有學習的基礎,更是競爭力的來源

為何PISA閱讀素養評量是如此重要?

     由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所主導的PISA,每三年評量一次主要國家15歲學生參與社會所需的關鍵知能,包含擷取、解讀資訊以及思考、判斷力。這裡所指的閱讀內容不只是文章,連海報、圖表、廣告、電影都是。學生必須從各種資料中,找到所需資訊,解讀資訊的意義,再將所讀內容與原有的知識、想法與經驗相連結,綜合判斷後,提出觀點。

     評量內涵主要側重在學生運用知識技能以面對真實挑戰的能力,不僅是學校課程的精熟程度而已。

     對孩子來說,小至高鐵車廂座位餐桌背面的車上服務資訊,大至國中基測的考題,都必須運用到閱讀能力。看不懂圖表就不知道第幾節車廂有廁所或公用電話,得憑運氣向前走或向後走,看不懂題目就無法正確解答,將影響到考試成績。 閱讀力不僅關係到孩子的考試成績、適應現代生活的能力,甚至影響到個人前途,乃至於國家競爭力。

     中央大學學習與教學研究所教授柯華葳舉例說明閱讀力的重要性。她指出,每個人都可以從公開訊息擷取上市櫃公司的各種資料,但是不同的閱讀力就會產生不同的判斷、投資結果。

     透過正確的閱讀方法與理解判斷,閱讀會變成知識,知識就是競爭力。「所以閱讀是所有學習的基礎,各科之母,」考試院保訓會培訓發展處處長彭富源指出,「擁有這把鑰匙,所有學科將暢行無阻。」

台灣家長在意成績 反而忽略最重要的閱讀力

     只是,閱讀雖然貴為學習的基礎,卻長期被台灣各界忽視。因為閱讀不是一門學科,不像自然科學、數學會影響到升學考試,所以當台灣2009年PISA的數學、科學成績排名從第1、第4名降到第5、第12名時,不少家長與老師都很緊張,唯獨對閱讀成績的衰退處之泰然。

     「因為跟考試沒有直接利害關係,很難引起各界重視,」洪碧霞說,於是閱讀力就在一點一滴中消退。

     其實閱讀不只要讀懂,還要讀透,內化成自己的知識,並加以運用。柯華葳最常舉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為例,他大量閱讀資訊,透過解讀,再將資訊與自己的知識、經驗相連結,積累了「預判產業未來走向」的能力。

     在全球化時代,閱讀的軟實力愈發重要,但台灣的閱讀運動並未達到全民重視的地步,這也是學者擔心之所在。那麼現在做,還得來及嗎?

親子共讀是起步 培養孩子自主學習能力

     教育的主軸由家庭、學校、社會所構成,三環缺一不可。家庭扮演閱讀推手的角色,如果家長能透過親子共讀,引導孩子閱讀的樂趣,孩子從小就能養成自主學習力。

     國家圖書館館長曾淑賢長期在圖書館工作,她的孩子從小跟著媽媽到圖書館玩,每天沈浸在書香的環境中,很快養成閱讀習慣,「先有讀書的環境,比急著幫孩子選書更重要,」她有感而發:「即便沒有閱讀策略也沒有關係,先讓孩子喜歡閱讀,習慣閱讀。」

     台北市士東國小校長林玫伶,就是因為大量閱讀而走出一條不同人生道路例子。 由於父親在高雄美濃開設電影院,並且兼做台灣新生報的派報處,林玫伶從小不是看電影就是讀報紙。儘管小小年紀的她不懂得讀書方法,但大量閱讀後,自然能觸類旁通,逐漸養成論述能力與判斷力。

環境確實很重要,但是台灣仍然有許多家長連三餐溫飽都有問題,根本沒有培時間與能力養孩子的閱讀習慣。其實,在台灣PISA 2009的結果報告中,也得到相同結論,學生家庭的社經背景與閱讀成績有著密切的關聯。/p>

台灣85%老師沒準備好 無法教導孩子正確閱讀

此時,學校與老師必須扮演補救的角色。

     不過洪碧霞頗為憂慮,她根據這兩年指導老師批閱PISA閱讀評量的經驗指出,閱卷老師對於給分的標準一問再問,可見連老師自己都搞不清楚邏輯,如何教導學生?「初估台灣有85%的老師根本還沒準備好如何教導孩子正確的閱讀方法,」她表示。

確實,台灣長期在考試引導教學的情況下,導致老師的教學方向全部窄化成只要學生會寫、會讀、會造句,能應付考試、得高分就好了,很難真正將閱讀理解融入課程。

學校是提升閱讀力的關鍵

     還好,在幾個角落已露出閱讀教學的曙光。博士論文就是研究閱讀理解的彰化縣新水國小校長許淑玫率先將閱讀理解融入教學,並自編閱讀理解的測驗,針對四至六年級學生評量。

     經過努力,新水國小的孩子不僅愛上閱讀,還影響到家長以及社區。前任的家長會長顏森湖每天起初都要督促孩子看書,現在他們都會自動自發閱讀,休假日全家人就帶著四張借書證到埔鹽鄉立圖書館借書。

     「兒子會問一些我想都沒想過的問題,他比同年紀時的我,還有思考能力,」顏森湖看到閱讀帶給孩子的轉變。

確實,學校是提升閱讀力最關鍵的環節。

     曾淑賢的孩子現在已是研究所學生,從小養成閱讀習慣,銜接到小學,由於學校師長重視閱讀,讓孩子倘佯於書海的世界快樂學習。到了國中,帶課外書到學校看,卻被老師勸導不准再帶課外書到學校了,害孩子悶悶不樂。直到建中時,各科老師不僅鼓勵看課外書,還會開參考書單,讓學生自由閱讀,也不會強迫寫閱讀心得報告。

     只要學校帶頭做,家長通常都會支持。林玫伶校長每學年都會發起兩次「共讀書籍」的募款活動,10本書1個小時就被家長認捐完。當她將經驗分享給偏鄉校長時,一開始都不敢置信,等到向家長募款書籍費後,才知道迴響有多大。 這也呼應了這次《遠見》所做的親子閱讀調查結果,有93%的家長支持孩子閱讀與考試無關的課外書籍。

     馮藉校長或老師的力量有限,政府必須加強公共圖書館以及學校圖書館的資源,縮小城鄉差距,讓弱勢學童更容易接觸到書籍。多數校長甚至建議,教育部應該規劃「閱讀教學」的課程,重視學生的閱讀理解力。

     其實,教育部已經委託新北市秀朗國小編輯「閱讀理解──文章與試題範例」,去年3月就發送給全國國小三年級至六年級的所有教師,鼓勵能將閱讀理解融入教學當中。

     更推出「課文本位的閱讀理解教學」計畫,請中央大學、師範大學、台北教育大學、中正大學、台南大學、台東大學成立閱讀教學「區域人才培育中心」,歷時一年研發閱讀教學課程,負責各區的教師培訓,提供諮詢及輔導,確保教師在閱讀教學遇到困難時,可以得到支援。今年7月全國各小學都已推派兩位老師受訓,成為各校的種子師資。計畫主持人之一的柯華葳說,這套閱讀教學方法落實於小學後,會逐漸改善目前的教學品質。

地方政府重視閱讀 從國小開始扎根

     中央固然要制訂政策,編列預算,但依照國民教育法規定,國中、國小歸屬地方政府管理,縣市反而是閱讀力能否提升的關鍵所在。 一位國小老師私下透露,只要地方政府、校長願意帶領,大部分老師都願意學習成長。

     彰化縣率先從去年3月開始,由專業的校長、教師組成閱讀教學輔導團,與PISA國家研究中心合作,在洪碧霞與成功大學教授陳昌明指導下,將原本實施於15歲學生的PISA閱讀素養評量模式,向下扎根,提早運用在小四至小六學童的學習上。

     今年元月,彰化縣內175所小學校長每人都拿到一套國民小學閱讀素養評量手冊。 從2月起開始也舉辦為時5天、30小時的閱讀教學培訓,至今已有800位老師參加研習。

     確實,與其到國中才開始教閱讀理解,不如從小學開始培養起。就算國中生全部都在拚考試,但小學扎下的穩固根基,仍然會陪伴孩子一輩子。 新竹市在觀察到台灣PISA的閱讀成績不甚理想時,也率先全國建置連貫小一到國三的閱讀網:小學一年級推動「閱讀起步走」,二年級搭配「故事媽媽行動圖書列車」,小學三年級與國中三年推動「21世紀的閱讀思維」,小四至小六以「未來少年,翻閱世界」為題,推動雜誌閱讀。

推動閱讀 企業、宗教、公益團體紛紛投入

不僅家長、學校與政府已經動起來,社會資源也是不可忽視的力量。

     近年來,宗教、公益團體以及企業也紛紛投入閱讀推廣行列。 例如佛光山從2007年起,將6台貨車改裝成雲水書坊行動圖書館,跑遍大鄉小鎮,提供偏遠地區孩子們的精神食糧,今年9月將新增38部書車,持續到各角落傳遞書香。

     對偏鄉地區而言,外部資源更形重要。屏東縣就結合非營利組織辦理「弱勢學童課後照顧服務」,目前已有12個據點設置專有的圖書空間,各據點間互相交換借閱書籍。

     南投縣文化局圖書館則主動輔導寺廟設立圖書館或閱讀室,開放給民眾使用。 目前草屯聖音禪寺、埔里良顯堂齋堂都已完成開放。更鼓勵偏遠地區派出所設立圖書站,已協助信義鄉的潭南、雙龍、同富及東埔派出所都已經架設書區,供民眾閱讀。

     雖然閱讀活動離全民運動仍有一段距離,不過從2009年PISA閱讀成績前5%的學生與2006年前5%學生相比,平均分數卻增加了,顯示學習方法正確,就有進步空間。「12年國教將是一個契機點,當考試升學壓力逐漸減輕時,就能回歸正常教學,就有機會提升孩子閱讀競爭力,」柯華葳期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