異國風情的美麗彩繪綿延在小巷弄間,與堆3山的蚵殼、風霜寫在臉上的串蚵婦人, 交錯在屋瓦牆垣前,奇妙地融為一體。在台灣最西邊的海口村,5年來, 來自19國、217位志工在這裡留下文化、藝術與友誼, 讓「黑道故鄉」在記憶裡被淡忘,而「國際彩繪村」的璀璨深烙人心!

部落格上有搜尋不完的海口村攝影作品,源於這裡的異國彩繪教旅人著迷不已,不同國家的 文化、風情、故事,在巷弄、堤岸間盡情綻放, 吸引眾多攝影愛好者和背包客探訪。卡哇伊的日本島國圖案、盛開的韓國國花木槿、法國童話故事「小王子」與我們分享「愛與和平」,連澳洲雪梨歌劇院的冬天都現身在海口村。幾乎教人忘 記它曾被冠上「黑道故鄉」之名,如今的海口以 「國際彩繪村」揚名世界。

2007年「蚵貝牆」 國際志工首度前來
說起「國際彩繪村」的緣起,台西藝術協會榮譽理事長、海口社區發展協會總幹事丁仁桐用 特有的「海口音」輕快地說:「就從2007年暑假開始,台西藝術協會透過願景青年行動網協會舉 辦『社區彩繪國際工作營』,來了8位國際志工, 包括香港、韓國、日本、澳洲等地的年輕志工首度到台灣西岸的海口村,開始了第一筆彩繪。」
第一年裡,國際志工們合力完成了鎮海宮旁的「蚵貝牆」壁畫,利用馬賽克將台西蚵婦剖蚵 的情境生動呈現;也把海口生活藝術館前的閒置空間,以各國可愛的童玩彩繪成引人駐足的一 景;並在巷弄之間天馬行空地繪製海的故事,落在碧海晴空下綿延成「活力海岸」,這一幅幅跳動的彩繪與漁民置放的蚵殼、沿途的蚵牆早已融合為一景。
2008年,台西藝術協會則以「國際花巷」為主題,於是北愛爾蘭國花「酢醬草」、蘇格蘭國 花「薊花」、威爾斯國花「水仙花」、英格蘭國 花「玫瑰」、韓國國花「木槿」、日本國花「櫻花」等,各國國花在海口村招搖盛開,彩繪藝術扭轉了外界對「台西風雲」的刻板印象!
欲罷不能的2009年該「玩」什麼呢?台西藝術協會丟出無邊無際的想法,所以,「四季無國 界牆」有日本北國令人遐想的四季、韓國的秋天 與澳洲雪梨的冬天,同場加映世人耳熟能詳的法 國「小王子」故事,溫馨動人。

「國際彩繪村」 海口新標的
2010年推出的「國際婚巷──世界結婚進行曲」和「世界童話故事街」,有如旋風般席捲全台,成為討論焦點;各國婚禮的服飾和禮俗躍然「牆」上,而韓國的「仙女與樵夫」、西班牙的 「小老鼠」、日本的「暉夜姬」、瑞典的「黑盒 與紅盒」和台灣達悟族的故事,逐一在堤防牆面 展開,圖文並茂,趣味盎然。
由於成果豐碩,台西藝術協會將所有志工在海口的服務記錄,用故事繪本及紀錄片方式保留下來,集結出版《2010台西國際彩繪村故事繪本》、《台西,你喜歡我嗎?》紀錄片,見證海口村的蛻變。

 

2011年則以 「悅讀越快樂」 為創作主題, 邀請國小學童 「看、說、編、 畫、演、唱」故事,鼓勵閱讀與 彩繪。
根據願景青 年行動網協會統計,累計5年來, 有來自19國、217 位國際志工,彩繪家戶超過55戶、總長達1263公尺,令人驚艷的藝術壁畫,讓海口村享有國際盛 名,「國際彩繪村」正式取代了「黑道故鄉」, 成為海口村新標的。
現在的海口村,一到星期假日,總有旅人揹著相機來探訪,漫走在藝術巷弄之間,取景、記錄也不厭,即便隨著時間褪了色的彩繪,依然有星月裡風吹日晒的淬練之美。然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漁家屋前廣場裡堆積如山的蚵殼, 或疊成蚵牆的實景,早與繽紛彩漆奇妙地融為一 體;最令人動容的,是熟練地串綁著一串串牡蠣殼的阿嬤們,她們黝黑卻笑得開心的風霜容顏, 是討海生活的真實寫照與人生風景。



移動的風景 「國際彩繪村」推手丁仁桐

海口村還有一處「移動」的風景,也值得認識──「國際彩繪村」的幕後推手──丁仁桐,不 修飾的個性與言語,讓他很容易與人交朋友。
綽號「小胖」的丁仁桐,六十年次,身上醒 目的刺青記錄了年少輕狂的成長歲月,直率的他 說,就讀台西國中美術班時,班上23位同學只有 3人沒有刺青,可想而知當年這班學生的頑強。但 他很幸運地遇到教歷史的謝榮源老師,因為老師 沒有放棄他,所以他最後也沒放棄自己。
考上復興美工後,丁仁桐找到了一輩子安身 立命的寄託──繪畫,沒有辜負謝老師的期待。 10幾年前,源於對創作的狂熱,讓畢業後在台北開牛排館的他,決定捨棄繁華城市回到故鄉定 居,因為蚵殼、蚵田、魚塭、海上夕陽與討海鄉 親滄桑的容顏,故鄉種種才是他創作的最大動 力,也是隱身於後,供他恣意創作的沃土。
返鄉後,丁仁桐創作不斷,也開過畫展,卻 發現許多志同道合的藝術家沒有地方可以聚集討論交換心得。於是,88年與學長丁弘毅等人成立「台西藝術協會」,這位自稱「最不像藝術家的藝術 家」,用熱血帶領同好,用不同形式的藝術創作, 表達對故鄉最深沉的情感,並用心培養在地藝術人才,最後掀起一股「海口藝術新浪潮」,以風起雲湧之姿顛覆了人們對台西的印象。

 

從「放牛班」到「好人好事」代表
丁仁桐徵得家族同意,提供自家老房子,設立「海口生活藝術館」,成為海口村社區營造的 新據點,保存並展示古早的農漁具、老照片、老 家具,以及利用殼貝研發的藝術創作、教學等。
以「台西之子」自稱的丁弘毅說:「沒有丁仁桐,就沒有今日的台西藝術協會,沒有台西藝 術協會的成立,就沒有現在頗有知名度的台西國 際彩繪村的誕生。」確實,今天的台西已不是流 氓故鄉,而是眾人認可的「藝術之鄉」,因此, 台西鄉公所今年特別推薦丁仁桐為「好人好事」 代表;看著丁仁桐10多年來無怨無悔付出的丁弘 毅強調:「這是實至名歸。」迄今,丁仁桐仍是「台西藝術協會」的榮譽理事長。
從放牛班的孩子到榮膺「好人好事」代表, 從滿身刺青的桀驁少年到國際彩繪村藝術推手, 丁仁桐改寫的不只是海口村的社會觀感,也包括 自己高潮迭起的人生。
面對未來,不改隨興自在的丁仁桐灑脫地 說:「遇到什麼,就做什麼!」讓我們一起期待 明年的國際彩繪村「玩什麼?」

 
關於海口社區
海口村為雲林縣一典型傳統漁村,居民以漁業以及養殖業為主 要工作,充滿著濃厚的漁村文化。
產業發展重點:漁業藝術村
交通方式:
開車: 國道1號接台78線東西向快速公路(台西古坑線)往台西 方向,台西交流道下接台17線往台西方向,直行至中 山路右轉即可抵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