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新常態:亂局中的爭霸,誰能勝出
混沌新常態:亂局中的爭霸,誰能勝出

亂局中的爭霸,誰能勝出

2022年,俄烏戰事的膠著推升國際能源及糧食價格,全球通膨率節節高升,而台灣更加上地緣政治等危機。展望2023,面對經濟衰退風險的全球,有機會先低後高、撥雲見日?快跟著《遠見》掌握2023關鍵趨勢,當亂世中的造局者!

大通膨之後,2023將響起經濟衰退的前奏?

2023年的總體經濟,將由「高物價」「中通膨」「低成長」組成主旋律。

2023全球迎接經濟衰退?

為抑制失控的高通膨,美國聯準會在短短一年內,分五階段升息17碼,把原本趨近零的基準利率,拉抬至4.25~4.50%區間,來到15年的最高水位。美國在通膨巨獸與鷹派央行纏鬥不休下,一旦失業率大幅上升、消費動能銳減,很可能陷入停滯性通膨。

場景轉至歐洲及中國。俄烏戰爭爆發,引發能源危機。2022跨2023的冬天,很可能是歐洲最冷的一季,也勢必衝擊歐元區經濟。中國解封、準備迎接經濟復甦時,卻面對疫情大爆發的挑戰,加上美國在貿易、科技、生技等多個面向強力施壓,前景蒙上一層陰霾。

拉回台灣,由於俄烏戰爭、台美利差擴大、原物料價格上揚、美元強升等因素,產生輸入性通膨,在實質薪資漲幅偏低下,民眾生活壓力有感遞增。為維持物價穩定,央行2022年共升息四次,並搭配調升存款準備率。

近400家企業,超過半數看壞2023年景氣

《經濟學人》將「經濟衰退」列為2023十大關鍵趨勢。在充斥黑天鵝、灰犀牛的風險世代中,企業與個人如何突圍致勝?誰又將趁亂崛起、成為下一個亂世霸主?

你的2023投資趨勢,跟專家一樣?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你想好要怎麼規劃投資了嗎?《遠見》獨家調查64家金融機構觀點,快來測你的投資思惟是否緊跟專家腳步!

你認為2023年與今年2022年比起來,「整體的經濟成長率」(以GDP成長率為指標),如何形容較為貼切?

B、變差(82.8%)。

考量全球景氣下行風險,國內經濟成長動能跟著降溫,無論主計總處或央行,對2023年經濟預測都不高,「保3」看來不樂觀。
除了台灣以外,明年最理想的投資熱點會是哪個國家或區域市場?

B、美國(76.6%)。

專家分析,美股短期而言雖變數仍高,但長期而言,已明顯優於2022年初的水準。
2023年最建議「加碼」哪一類資產?

B、債券(45.3%)。

在俄烏戰事稍歇之後,機構法人一般認為如「原物料」、「貨幣外匯」等應該更謹慎注意風險,並認為應加碼的資產,依序為債券、股票以及ETF。
你認為,2023年台灣哪個產業的前景最被看好?

C、半導體(68.8%)。

半導體是台灣最大出口占比產業,雖然目前面臨去庫存的關鍵時刻,但按經驗,2023年3到6月落底後,半導體將慢慢重建庫存,第三、第四季將重整旗鼓、可望演出反彈行情。
整體而言,你覺得2023最適當的資產配置藍圖是?

D、多元資產配置,追求收益、抗波動(35.9%)。

專家預測2023年大部分時間裡,通膨率仍處於高點,因此在投資佈局時,多元資產配置最為適當。

調查說明

調查方式:邀請企業線上填答問卷

調查時間:2022年11月21日至12月9日

調查範圍:國內金融產業(包含金控、證券、期貨、投信投顧、銀行、保險業)

樣本數:國內金融產業有效回收64份

執行單位:遠見編輯部

2023必把握八大趨勢

2023年將吹起三道風潮!類似ChatGPT的AI突破式創新應用、方興未艾的永續風潮,以及全球地緣政治緊繃的煙硝味。在這三道風下,八大產業領域該如何搭順風,又該小心哪些逆風?

醫療生技

醫療生技

多國邁入超高齡社會,面臨嚴峻的經濟挑戰。各國關注「健康餘命」,希望不只活得老,還要活得健康、活得好。

醫療生技
圖/Shutterstock
物聯網健康照護平台、AI智慧醫院、精準醫療、銀髮(橘色)商機。
醫療生技
圖/Shutterstock
AZ「免挨針鼻噴疫苗」:日前該疫苗一期臨床試驗宣布未達標。
看詳細解析 看詳細解析
觀光餐飲

觀光餐飲

國境解封,旅客入境帶動復甦,人們壓抑已久的消費需求將爆炸性成長,卻也更考驗服務業韌性與彈性。

觀光餐飲
圖/Unsplash by Laura Pluth
戶外露營、永續旅遊、身心靈度假、高端精緻旅遊夯。
觀光餐飲
圖/Shutterstock
外送餐飲平台面臨轉型,傾向專注會員制及擴增品項。
看詳細解析 看詳細解析
金融保險

金融保險

普惠金融:在政策鼓勵、數位科技推進下,有更多碎片化、場景化、分眾化的應用。

金融保險
圖/Shutterstock
普惠金融、防詐預警、大健康生態系、無摩擦付(Frictionless)方式。
金融保險
圖/Shutterstock
防疫險「重創」產險業,營運傾向保守。
看詳細解析 看詳細解析
傳產製造

傳產製造

供應鏈重組與多元化:在通膨、地緣政治等變局下,必須更具敏捷性與彈性,來應對新賽局。

傳產製造
圖/Unsplash by Edgar Chaparro
虛實融合的品牌電商、運動休閒、成衣、汽車零組件。
傳產製造
圖/Pexels by Tom Fisk
庫存偏高的石化業、房市買氣趨緩的營建業。
看詳細解析 看詳細解析
科技電子

科技電子

疫情下的遠距商機飽和,終端電子產品需求下滑。而5G、AIoT物聯網帶動高規高值電子產品,輔以電動車、低軌衛星等應用帶來新成長動能。

科技電子
圖/Shutterstock
高階半導體、低軌衛星、智能駕駛、電動車等。
科技電子
圖/Unsplash by Joachim Pressl
筆電產業、中低階手機。
看詳細解析 看詳細解析
數位趨勢

數位趨勢

數位游牧家庭與零工經濟,以及人工智能、Web3及元宇宙等主題,帶動人們擁抱並顛覆更多既往的體驗。

數位趨勢
圖/Pexels by Tara Winstead
人工智能AI、Web3、資安、數位主權、元宇宙。
數位趨勢
圖/Pexels by Karolina Grabowska
加密貨幣、各國央行數位貨幣(CDBC)。
看詳細解析 看詳細解析
文教藝術

文教藝術

與人文自然永續共生的主題受歡迎,跨媒體、跨世代的虛擬社群及現實互動將更蓬勃。

文教藝術
圖/Pexels by Bradley Hook
擴增實境(AR)、虛擬實境(VR)、NFT與元宇宙都更普遍應用。
文教藝術
圖/Pexels by Pixabay
少子化衝擊,從幼教至大學招生愈趨困難。
看詳細解析 看詳細解析
時尚零售

時尚零售

活力、個性化時代到來,人們裝扮偏好「大膽活潑、飽和」色調,且年輕Z世代更認同永續環保的消費模式。

時尚零售
圖/Pexels by cottonbro studio
永續時尚、二手衣飾和古著循環產業鏈。
時尚零售
圖/Shutterstock
通膨襲擊下,奢侈精品與平價快時尚落差更懸殊,平價快時尚產業面臨洗牌。
看詳細解析 看詳細解析

產業競逐,誰能稱霸?

國際篇
國際篇

國際篇

國際篇

根據預測,印度人口總數將在2023年超越中國,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加上強大的消費力、市場規模,以及頂尖的科技人才,讓各界疑惑:印度是否將威脅中國世界第二霸權的地位?

事實上,印度人口紅利的背後,藏著可能成為人口負債的隱憂:高等教育不符求職需求,而種姓制度則限縮印度社會的發展。雖然2027年,印度將可超越日、德,成為世界第三大經濟體,但多年未修正的投資相關法規,將成為外商進入的障礙。

此外,因接受更多的國際援助,讓印度的外交行為不如中國自主。和中國相比,印度雖具有人口年輕、民主政體和市場經濟等優勢;但在人力素質、高等教育、投資法規,以及外交行為等方面,仍有諸多隱憂。

Read more >>>
國際篇
國際篇

國際篇

半導體篇
半導體篇

半導體篇

半導體篇
半導體篇

半導體篇

半導體篇

台積電赴美設廠,標記著台灣科技業新紀元,也拉開下一波全球半導體爭霸的序幕!

各國搶邀台積電前往設廠,台灣各界卻深怕台積電的跨國布局,將引發高階人才出走、掏空台灣半導體產業與人才利基。此外,近年美中科技競合下,各國半導體布局早已擺脫純粹的商業競賽。「政治力」強勢介入,短期供應鏈將持續重組、中期美國主導性增強、長期得看中國技術發展速度。

在這波半導體爭霸中,台灣與台廠能從中獲益嗎?事實上,台積電已準備好將在2023年邁入3奈米時代,一月份就要進入量產。而在2023年全球半導體產業不樂觀的情形下,台灣半導體業仍可望維持成長。至於新興應用市場的熱度,將是半導體需求是否回溫的觀察指標。

Read more >>>
能源篇
能源篇

能源篇

能源篇

放眼全球,已有31個國家與地區發表氫能戰略藍圖。而2022年3月公布的「台灣2050淨零排放路徑」,規劃氫能在2050年的發電占比為9~12%,相較於當前核能發電量10.8%,足以見得氫能在未來能源中扮演的角色。

台灣氫能的應用,以氫能車、氫能發電與加氫站三大部分為發展方向。工業電腦大廠研華與彩碤新能源,攜手打造全台首輛自製氫能巴士;台電主導氫能發電,要取代燃燒化石燃料的發電機組。最後,中油則已選定南部縣市,將建制國內第一座示範加氫站。

再生能源的世界舞台上,鎂光燈已投向可望成為下一個能源霸主的氫能。台灣如何部署氫能發展、接軌國際,不僅是商業議題,也將是國安層級的淨零挑戰。

Read more >>>
能源篇
能源篇

能源篇

太空商機篇
太空商機篇

太空商機篇

太空商機篇
太空商機篇

太空商機篇

太空商機篇

俄烏戰爭爆發後,意外掀起一波太空競賽。馬斯克啟用低軌衛星組成的「星鏈」,提供基礎設施被破壞的烏克蘭網路服務。同時,中國自製火箭長征二號載著神舟飛船,靠在幾乎要建設完成的太空站上,六名太空人入軌常駐。

美、中兩大強權在太空科技中對壘,但因為中國的太空發展,商業化程度相對低,台廠想吃太空商機,恐怕得先「避中」。所幸在新藍海,電子大廠幾乎沒有人缺席,鴻海、和碩紛紛宣布加入衛星市場。

站在新市場關鍵的十字路口,有些業者期待政府能做得更多。2022年是《太空發展法》實施的第一年,而隨著國家級的太空中心將在2023年啟用,台灣也正式邁入太空元年,衛星供應鏈蓄勢待發。

Read more >>>

國內外大事件

1月
歐盟

克羅埃西亞加入歐元區,成為第20個歐元區成員國

美國

美國眾議院議長選舉(1/3)
裴洛西將卸任,並表明不會競逐連任。目前外界看好有望成為議長的人選之一為共和黨領袖麥卡錫,而他對中國議題很可能延續目前強硬的立場。

瑞士

世界經濟論壇(WEF)年會(1/16~20)

2月
西班牙

世界通訊大會(MWC)(2/27)

台灣

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第一任期屆滿

3月
中國

中國第14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4月
日本

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卸任。接任者是否維持寬鬆日圓政策,值得關注。

印度

推估印度人口將超越中國,達14.3億人,成為全球人口最多的國家。

5月
泰國

第27屆泰國眾議院大選

英國

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加冕儀式(5/6)

日本

G7高峰會(5/19)

6月
土耳其

土耳其國會、總統大選

新加坡

新加坡總統大選

9月
印度

G20高峰會

美國

聯合國大會

10月
歐盟

歐盟碳邊境機制CBAM上路試行

11月
阿拉伯

第28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8)

美國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在舊金山舉行

文字企畫/廖君雅、周沂澄

網頁製作/蔣佳妤、許雅婷

監製/林讓均

最後更新/2022.12

Facebook Lin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