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縣市長有話要說 捷運背後的掙扎 會生也要會養 你家需要捷運嗎? FB share

點擊對話框看影片!

交通好便利,背後的掙扎?

掙扎1
錢坑?!

根據《遠見》調查,六都已被前瞻計畫核定的,以及自行預備爭取的都會捷運,總經費將高達1兆2078億元,若以全台國中小學營養午餐經費180億元計,這足足可讓全台的國中小學生,吃67.1年。

六都捷運計畫經費
= 國中小學生吃 年午餐

掙扎2
高估運量?

台北捷運造就大台北區域和房地產榮景,致使各縣市紛紛仿效,不少政治人物「用捷運換選票」就為討好選民。因此除路線浮濫增加,更在沿線民眾爭先恐後要求增站下,出現了一堆因民粹而生的蚊子車站。

最想廢掉的北捷車站

今年3月,一位網友在PPT上PO文問:「最想廢掉哪一個北捷車站?」結果小碧潭站雀屏中選。原因無他,正是因為小碧潭站的人氣太低。

縱觀北捷117個車站,小碧潭站去年平均日運量只有2286人,是第一大站台北車站的1/68,但他並非排名最後(還略高於萬芳社區站)。

只是,排名倒數第二的小碧潭站,最讓人詬病的是,這是硬砸上億元拉出的支線,據說是在十四張地區民眾及民代陳情後,迫於壓力才增站的。

為此,當《遠見》以縮時攝影呈現蚊子站的樣貌時,捨棄人煙最稀少的萬芳社區站,而選擇爭議最大的小碧潭站。

《遠見》攝影關立衡在4月21日從上午八點一直取景到晚上九點,看看在非假日時段(當天是週五),小碧潭站是否一如網友所說的那麼"廢"?

從影像觀之,一整天下來,的確相當冷清。即變在上下班尖峰時刻,也沒出現人潮洶湧的狀態。

由於該站僅有單一出口,我們已詳實記錄了所有出入的人流量,的確人氣不足。

台灣此刻興起軌道熱,得謹慎思考,避免生出更多的「小碧潭站」。

會生也要會養

台北捷運
恐轉盈為虧?

北捷「運輸本業」平均年賠5.9億,運量成長趨緩!

台北捷運公司董事長董瑞斌解釋,當初北捷興建一期路網時,多線齊發一起蓋,總經費高達台幣4279.68億元,政府考量這是台灣首樁捷運系統,民眾使用習慣和制度都需要培養,為了不讓北捷負擔太重,在通車後五年內(1996至2000年),每年每條路線都僅向北捷公司收一元「象徵性租金」。

據了解,北捷公司在1998年後盈餘,2000年因板南線全線通車後,運量、營收還大幅成長,考量捷運未來需汰換車輛與相關機電設備,2001年起改為每年向北捷公司收取營收4%作為租金,共收30年。15年來,累積已繳了427.59億元。

另外,北捷配合北市府鼓勵民眾搭乘大眾運輸,2002年開始全額負擔捷運和公車相互轉乘每筆8元的優惠差額,累積15年來已付141.78億元。

「不只如此,使用電子票證(如悠遊卡、一卡通),票價還打八折,這一差,一年就短收30多億元!」董瑞斌哀怨地說。

到了二期路網,北捷就得要負擔一定程度的自償金,不再只是一元象徵租金。依照興建總金額,依比例(一般約為25%,各線不同)逐年分攤。

北捷美好時代已經過去了!

高雄捷運
能「轉骨」壯大嗎?

高捷2008年通車的確連虧五年,累積了76.73億元赤字,但後來由政府認列虧損買回,減資再增資,經過財務重整加上刺激運量,帳面的確已擺脫虧損。

在全台預備用上兆元增建軌道時,除了口水,高捷經驗其實很值得好好研究,當初犯了什麼錯?後來又如何救亡圖存?以免重蹈覆轍。

錯誤評估 種下高捷虧損的禍因

① 顧問公司評估高捷營運首年可達到23.7萬人次,最後卻只有10.96萬人次,達成率46.29%。

② 高捷原以為可以複製北捷三年轉虧為盈經驗;卻未考慮到北捷有5條路線,而高捷只有2條。

③ 一連串錯估導致大膽採用BOT,沒有意識到營運前的資金準備及貸款高昂。

所以,你家還需要捷運嗎?

軌道運輸絕對是值得推崇的基礎建設,但錯誤的建設比貪污更可怕,隨著主政者、民代以至於民眾對軌道運輸錯誤的認知和期待,造就台灣軌道生態一道道的亂象與荒唐,讓原先可以帶給台灣優質生活的鐵路,蒙受了不白之冤,換言之,台灣畸型的軌道系統生態,並非軌道本身的原罪,在台灣致力成為軌道國家時,我們都得要有更成熟的評估和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