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0年至2025年核電政策與事件
請左右滑動查看
核准興建核一廠。
蘭嶼被選定為「台電核廢料貯存場」。
核一廠啟用。
提出興建核四廠。
核二廠啟用。
蘭嶼的「低放貯存場」正式啟用。
核三廠啟用。
蘭嶼居民發起第一場大規模行動 ——「220反核廢驅逐惡靈」。
最後一批核廢料送往蘭嶼後,貯存場因空間貯滿,不再接收核廢料。
蘭嶼發起全島罷工罷課的抗議行動。
福島核災後,多國決定加速廢核進程。災後,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提出2025年「非核家園」的構想。
2014年反核運動快速升溫,反核方發起多次集會遊行抗議。在民意壓力下,行政院宣布核四封存,未來是否運轉交由公投決定。
前總統蔡英文親自向蘭嶼居民道歉,提出真相調查報告。
《電業法》修法納入2025非核家園。
「以核養綠」公投通過,廢除電業法中2025非核家園的期限。但台灣核電廠仍陸續因使用執照到期,和燃料池空間不足而停機。
核一廠除役
經濟部國營事業委員會編列新台幣25.5億元的回溯補償金給達悟族,成立基金會管理。
核四商轉公投未通過,核四確定不啟用商轉。
核二廠除役。
《核管法》修法三讀通過,放寬核電廠延役、重啟條件。
核三廠二號機除役,台灣進入非核家園。
重啟核三公投。
主要資料來源/台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