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cebook Pixel
×
資產 9

正當全球仍籠罩在新冠病毒的二次肆虐,台灣卻儼然處於平行時空,疫情的「逆勢平靜」,致使經濟看四前程光明。

但,2021的台灣,真的就這麼好嗎?

只能說,疫苗爭奪戰、供應鏈重組、新興產業發展、K型復甦隱憂,這些浮出檯面的關卡,台灣都得步步為營,才不致失足墜落。

迎戰2021年,整理出20個關鍵問題,以及21個生存法則,帶你全方位透視新局。

受惠於宅經濟,半導體與資通訊產業需求大增,主計總處預估2020成長率1.56%,是全球少有的正數,2021可達3.92%。Read More

台灣確診僅600多例,且大多治癒,因此特效藥不急;相對來說,疫苗更為重要,因為疫苗普及有助於開放邊境、經濟開展。

疫苗策略以自製與外購雙管齊下,衛福部表示已購得部分,但取得時程尚不可知。本土疫苗則都進入第二期試驗。Read More

控制疫情將是無懸念的重中之重。美國已有26萬人死於新冠病毒,來勢洶洶的二次大流行,目前正以每天十幾萬病例的速度增長。Read More

川普拒絕承認敗選,誓言「法院見」以求翻盤,更在此時「積極執政」。他的官員四處出訪,連德媒都形容這是「即興外交的最後瘋狂」,耍賴的川普最終只會讓下台姿態變得更難看。Read More

2017年啟動的供應鏈重組,持續進行且範圍愈廣。近兩年來,共有717家回流,投資台灣資金約台幣1.13兆元。Read More

前兩年外資年投入約百億美元,2020年1~10月仍維持73億美元動能,投入實體產業以電子製造、資通訊、技術類型居多,超過三成。

2020年第四季越過1萬3000點大關,目前可知到2023年之前,各國普遍寬鬆貨幣政策,熱錢可望持續。

台經院預估,台股穩健、勞動薪資維持正成長,而且稅制放鬆。民眾可支配所得增加,可望帶動消費。預測2021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3.18% (2020年為-1.61%)。Read More

每個國家都面臨工作機會萎縮、產業盤整,同時引發的財富分配惡化、城鄉差距拉大,以及教育階級化問題。階級仇恨與社會不安,將是一大隱憂。Read More

產業紓困方案與三倍券刺激,再加上「疫情重災」時間短,台灣失業率控制在4%以下。但接下來,K型復甦下產業形態變化,恐將迎來結構性失業潮。Read More

具備數位能力、數位素養的人才。不只是理工背景的工程師,也需要建構商業模式的商務人才、理解新行為的社會學人才等。Read More

台灣長期經濟成長率約1.7%,2020年下半年大致回到長期成長趨勢,但並非回到原處,產業結構已起變化,不能等同視之。Read More

防疫有成,是維持經濟必要關鍵。台灣重災時間短,企業與民眾防疫意識略顯鬆懈,面對二次大流行,仍需謹慎看待。 Read More

理解K型復甦

數位能量是產業走向K型上下的決定要素,一旦掉入下行,再漂亮的總體經濟成長,不僅與你無關,甚至代表倍數衰退。Read More

受制於防疫需求的社交距離,遠距商務、遠距醫療、遠距教學,成為維持生產力的主軸。居家娛樂、線上溝通等生活形態,是另一面向。Read More

關注拜登

拜登將會如何開展已生嫌隙的美中關係,多邊外交與振興經濟的方案細節,都是關注焦點。Read More

疫苗發展進程,是目前可見最大變數。高效疫苗愈普及,經濟復甦愈快,反之亦然。 Read More

國際不該樹敵

小國外交是依賴的心思不能有,也不要主動選邊。多個朋友一定比多個敵人強,當不成朋友也絕不能當敵人。Read More

東協經貿關係再深化的RCEP協定簽訂,中國主導的情勢下,被排除在外的台灣,很難跟上車,東南亞市場的競爭結構面臨重整。Read More

理解供應鏈重組回不去了

不管是「去中國化」還是「去美國化」,供應鏈在這波兩強摩擦中,全面警覺產地分散的重要性,經過兩年移動,2021年諸多新廠投產,重組趨近成熟。Read More

Card image cap

跟上5+2產業計畫

政府目前產業資源重點放在5+2產業,包括智慧機械、亞洲矽谷(物聯網)、綠能科技、生醫、國防,以及新農業及循環經濟,作為驅動下世代產業成長的核心。 Read More

數位轉型資源在這裡

國發會前瞻計畫2021~2025年經費,數位計畫預算從原本5%提升至16%,包括企業領航深耕計畫(俗稱A+計畫)約60億元,半導體相關領域約63億、AI人工智慧約30億、5G相關建設編列490億元。 Read More

紓困經費除了給發薪水,等待疫情過後,也需納入數位轉型規劃,否則將得面對一個跟不上的世界。 Read More

新戰略科技

趨勢研究機構顧能(Garter),發布最新2021三大戰略科技趨勢,分別是以人為本、獨立運作和彈性交付。

台灣受益於防疫有成,許多產業在「重災期」過後,已回歸舊有商業模式。相較於全球數位轉型大浪,鬆懈將是掉隊的一大危機。 Read More

個人投資優先部署

金融專家選擇加碼的投資工具,超過六成優先部署股票,其後兩名分別是多重資產、原物料。Read More

Card image cap

個人充實數位能力

謹守人才需求方向,簡單說就是ABCDEF:AI人工智慧、Blockchain區塊鏈、Could雲端、Data數據、Edge邊緣運算、FinTech金融科技。

Card image cap

個人投資選擇產業

明年會是哪些產業抬轎?法人首選半導體(78.3%),再來為通信網路(50%)、電子零組件(45.7%)、汽車(30.4%)。 Read More

Card image cap

個人充實途徑選擇

返回技職學校、大學學程進修,也可在職業訓練中心再學習,內容較新的雲端課程,也是絕佳途徑。 Read More

個人投資選擇市場

金融法人從經濟復甦狀態評估,將近九成最愛台股,其次是美股(75%)與中國A股(64.3%)。

現在需要的數位能力,對中高齡勞工並不友善,社會團體組織得以協助之外,個人也需保持耐心與善意,降低社會摩擦。

Card image cap

社會福利協助失業

IMF提醒,2021年發達和新興市場經濟體,將出現巨大的負產出缺口和高失業率。政府政策介入之外,企業也可提出協助。 Read More

台股一度站上「萬六」大關,寫下歷史新高!該進場還是退場?

《遠見》2021投資趨勢大調查出爐,從經濟、投資、產業三大面向剖析,46家投資機構普遍認為2021年經濟會更好,他們看好哪些利多題材?哪些產業有機會一路旺到2021年?快來看專家嚴選夯股名單!

73.9%看好2021年經濟,美國是投資熱點

由於美國採行無上限量化寬鬆,全球大開熱錢派對,由主攻籌碼面的「資金行情」推升資本市場,台新投顧副總經理黃文清表示,明年將轉為以基本面為重的「景氣行情」。

超過八成的法人認為,明年最理想的投資熱點會是美國,也有近74%選擇新興亞洲,超過七成建議布局中國。

股票首選台股,配置股70%債30%

首選資產選股票的法人中,近九成最愛台股,再來是美股(75%)與中國A股(64.3%),台股指數是四小龍唯一創歷史新高.

日盛投顧總經理鍾國忠表示,台股受5G、IOT等利多題材,加上疫情影響較少,外銷訂單並未滑落太多,工業產能維持高檔,殖利率傲視全球,有基本面支撐,估計行情可熱到明年年底。

半導體鎮國之寶,通網、電子零組件看俏

明年會是哪些產業抬轎?法人首選半導體、通信網路、電子零組件、汽車,並且認為,明年紅不讓概念股會是「5G/物聯網/AI運算概念股」、「蘋果概念股」、「綠色/再生能源」及「半導體供應鏈」。

投資人最好奇的個股,高達93.3%法人指名台積電、其次為聯發科、聯電、穩懋、台達電、大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