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人類全面啟動共生模組,
沒有人能獨活!
人類,必須學習與地球共生。
從對立、修復到攜手,全球邁向新關係

世界正在裂解!?自2019年底新冠疫情延燒以來,全球被迫切換運作模組。封城、鎖國、停工、隔離、零接觸等前所未見的生活,掀起人類社會一波波全面性的「質變」。

全球第二波疫情來勢洶洶,荷蘭總理馬克.魯特(Mark Rutte)說,「1.5公尺社交距離將成為新慣性。」而此新經濟模式,似乎也讓人類許多關係開始變質,裂解、對立、衝突,似乎成為世界運行的主基調。

同時, 中、美兩強相爭駁火愈演愈烈,各國被迫「選邊站」。

專家認為,各國目前對疫情無解,又遇上中美持續駁火,普遍對未來感到悲觀,世界看似加速「裂解」。然而,《遠見雜誌》發現,面對疫後,政府、民企與公民三方協作,跨界互助啟動「共生」,才是最佳的普世價值。

後2020「共生」是唯一活路

疫後的世界充滿不確定感,但肯定的是,人類的關係正邁向各種新共生。未來,沒有人能夠「獨活」,攜手「共生」才是唯一活路。

國際新關係
MORE
舊全球、去全球,到「新全球」

中美兩大強權相爭,加速「去中化」與「去美化」下,去全球化雖不會發生,後疫情時代下兩強雖對立,不可能「獨活」,各組經貿聯盟共活,會是全球新秩序。

環境新關係
MORE
破壞環境、環境反撲,到「和解」

微生物學家瑪葛莉絲(L. Margulis),提出生物演化來自「萬物共生」,而非達爾文倡議的「物競天擇」。換言之,人類想永續生存,得先學會與環境萬物共生。

產業新關係
MORE
同行相忌、隔行隔山,到「合作」

一直以來,台廠都在別人的產業鏈內,無法靠自己獨活,尤其是資源有限的中小企業,更要建立生態圈,透過平台,互助協作。

城鄉新關係
MORE
都市集中、城鄉差距,到「共存」

當國家與市場失靈時,政府應下放權力到社區/社群,讓社區發揮作用,才能補救全球化造成的資源分配不均,避免失業等危害集中到少數地區、少數人群上。

人機新關係
MORE
人類主宰、機器取代,到「AI輔助」

疫情證明,人其實可以善用人工智能及智慧機器幫忙解決問題,機器人將成為人類日常生活少不了的夥伴,人機共生也將是未來人類社會發展的主基調。

獨家
調查
防疫有成並不意謂能獨活!
企業、公民、政府合作勢在必行

正當全球深陷新冠肺炎疫情之苦時,堪稱防疫模範生的台灣,不但沒有全面封城,更比他國提早解除部分防疫禁令,甚至還是全球在娛樂、觀光、集會、商業活動最接近正常化的國度之一。

遠見針對台灣373位企業主與中高階主管,進行「台灣疫後國際關係大調查」。當詢問台灣防疫有成關鍵為何?有61.3%認為是政府、民企、公民三方協力合作。

另外,高達91.9%的企業人士都認為,在後疫情時代,政策的形成,得靠企業、民間組織、公民和政府協力達成。

你認為台防疫有成的關鍵原因為何?(%)

後疫時代,是否贊成企業、民間組織和公民常態參與政策?(%)

當問起,未來哪種合作關係最能分散企業風險,高達72.5%的企業都主張「合作」「共生」,其中,有47.9認為要組成跨界互助生態圈,17.0%則倡導同業合組聯盟,而13.6%想維持回覆舊有的上下游供應鏈合作,只有13.9%覺得要自建完整供應鏈。

由此可見,「跨界、互助、協作」已是戰勝「後2020」的關鍵字。

四大共生,打造韌性家園
後疫情時代,沒人能斷言病毒何時消失,但可以確定的是,「在地球所有人都安全之前,沒有人是安全的。」後2020時代來臨,沒人能「獨活」,「共生」將是唯一活路!社群共生、環境共生、產業共生、人機共生四大韌實力,已在台灣發芽茁壯,攜手共生,才是最佳的普世價值。

宅醫救活偏鄉,實現都蘭未來村

都蘭,一個東海岸極早就出現人類文明的原鄉,卻也是人口消失最快的偏鄉。醫療匱乏,居民年老病後得被迫離開的偏鄉,但如今,卻也是都市高社經退休族,移居首選的新故鄉。曾經,它留不住原鄉年輕人,如今卻吸引20多國青壯年旅居。

這一切,都緣起於在日本找不到認同感的五十嵐祐紀子,以及想藉宅醫改變醫療生態的余尚儒,夫妻倆不但在都蘭找到「回家的路」,更以宅醫築起共生社區,幫偏鄉遊子、退休銀髮、逐夢青年、部落媽媽,以及在醫院流浪的長輩們,開闢出一條回家的路,將都蘭從一個充滿死亡氣息的失落村,蛻變成充滿希望的未來村。

這個村落的奇蹟,到底怎麼創造的?

醫師跨出診所,在宅安心終老

一早,台東都蘭診所醫師賴瑋伶、護理師和志工們,已將「行動診所」化整為零,一箱箱搬上車後,趕往離台東市區約90分鐘車程的泰源部落。

診所也沒閒著,趁診療空檔,主治醫師余尚儒脫下白袍,抓起車鑰匙,趕往患者家。「病患家屬剛打電話來,患者有狀況,線上暫時無法判斷,看一下較安心,」沿著社區小路蜿蜒上坡,三合院裡,家屬焦急地站在臥床奶奶邊。安撫家屬後,余尚儒又趕回診所。

都蘭居民都知道,平日,醫師們若不在診所,就是在山上部落,或者在社區某患者家。都蘭的阿美族語「A'tolan」,意即「開墾過後的砌石之地」,是台灣太平洋沿岸最美麗的村落之一,也是台灣高齡少子衝擊的最前線,連續10年人口負成長的失落村。

打造DAKA市集,台泥點亮原民經濟

順著剛通車的蘇花改來到DAKA,裡頭有全村第一間星巴克、20年未見的觀光人潮、部落市集。更重要是,市集內充滿村民的笑聲與招呼聲,和去年緊張對峙的氛圍大相逕庭。

「台泥那時提到星巴克、市集、回饋在地,其實真的、真的很感動。」克尼布媽媽教室班長王美蘭說來還有些語塞,DAKA不僅創造部落經濟、也尋回村民的自信。現在,她和一群部落媽媽在DAKA經營手作織布攤。

在地30年的和平廠長魏家珮則驚訝說,「村子的人開始回流,尤其是年輕人!」過去和平村內就業選擇少、青年不斷外流,但今年戶政機關的人口數竟較去年回升40人。

化解20年心結,商機帶來就業機會

2000年,台泥前董事長辜振甫在和平斥資打造港口、電廠、水泥廠三合一廠區,同時也是亞洲首座零廢棄物的「港電廠循環經濟」工廠。讓「台泥和平」躍上國際,台泥與和平村,成了命運共同體。

不過20年來,卻宛如兩個平行世界。唯一的連結,只剩每年的回饋金。利益糾葛,更成了雙方近20年來難解的心結。2019年6月6日公聽會,衝突達最高點,村民砲火隆隆下,台泥董事長張安平沒有選擇對立或放棄,一再說服,人類不能製造垃圾卻不處理。人類生存、產業與環境缺一不可,唯有「共生」一途。

站在滂沱大雨中,張安平一字一句堅定地說著。而這場街頭當面溝通,意外催生DAKA,開啟台泥「找回和平」的契機。

電影中,瀕死男主角穿上外骨骼動力裝甲後,瞬間化身可飛簷走壁的鋼鐵人;這不再是遙不可及的夢想,現實世界中,「人機一體」將為癱瘓傷友帶來重生希望。

台灣最近就有位「鋼鐵人」紅遍全球脊損病友圈。40多歲的舒天縱,過去出門只能靠輪椅,如今借力外骨骼機器人,重新站起來走路,被稱為「台版鋼鐵人」。舒天縱曾是位瀟灑馳騁的重機騎士。然而,2011年婚禮前一個月的一場車禍,人生變調。半身癱瘓,婚禮泡湯,他一度對生命絕望。

「坐在那邊(輪椅)看大家走來走去,那種無助,我想要回到正常的生活!」渴望再站起來的舒天縱,卻一再失望,不是台灣沒進口,就是價格昂貴,而且無人維修。

外骨骼機器人,解決癱瘓與高齡移動

直到發現福寶科技外骨骼機器人正招收人體臨床試驗患者,他才重燃希望,更自告奮勇,搶當第一號「鋼鐵人」。讓舒天縱重拾生命熱情的外骨骼機器人,正是解決人類癱瘓或高齡移動等挑戰的仿生機器人。

福寶科技創辦人巫震華回憶,2011年,一次身障聯盟環島活動,喚起政府正視,促成工研院外骨骼機器人研究計畫。而當時任職工研院的巫震華,正是該計畫負責人。為此,他還重返學校,選修人體骨骼與醫學工程相關課程。他強調,相較於一般製造業或保全服務業機器人,外骨骼機器人更需要貼近使用者,讓「人機融合一體」。

這是一起兩個競爭對手通力合作,達到雙方及社會三贏的典範案例!

今年年初,正當新冠疫情燃至最高峰之際,每個從國外入境的旅遊團,都讓全台如臨大敵。其中,3月份,由捷克、奧地利旅遊回台的旅行團,就有9個人確診,甚至其中還有一位成員死亡,著實震驚了國人。

但鮮少人知道的是,奧捷團的9位確診病患裡,有2人竟被送往雲林醫治。而更不為人知的內幕是,這個堪稱全台醫療資源最貧乏的區域,之所以能成功接治,是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和成大醫院斗六分院兩家競爭醫院合作調度,才順利完成救人使命的。

強強聯手,打造重症醫療大水庫

此事最為醫療圈稱道的是,眾人皆明瞭,雲林縣有63萬人口,卻僅有台大雲林分院一所急重症醫院。平日病床數就已幾近滿額,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病患,更是捉襟見肘。

幸好,台大雲林分院在第一時間便向成大斗六分院求助,協調先將台大部分輕症病患送往成大醫院,以空出台大急重症醫療資源,全力診治新冠患者。

事實上,兩院的聯手、共生,其實早自兩年前,「斗六雙星區域聯防」計畫啟動以來,就已結緣,更被衛福部長陳時中譽為「台灣遠距醫療的模範案例」。「斗六雙星區域聯防」能運作成功,除了現任台大雲林分院院長黃瑞仁的大力推動外,另一個幕後推手是副院長馬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