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淪經貿孤兒 石斑魚出口無路

文/林讓均 攝/張智傑 圖/達志影像

2020,是決定台灣國際處境的關鍵轉折年,我們會成為經貿孤兒嗎?

就在今年,涵蓋全球近半人口、全球最大的經貿協定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將正式簽署。同時,台灣與中國大陸的架構協議ECFA(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也步入「十年大限」,是否延續仍有變數。

先論ECFA。2010年9月ECFA上路,隔年元旦針對「早期收穫清單」開始降稅,包含18項農產品等539項產品的關稅,都在2013年元旦後降為零。

根據財政部關務署統計,2011年至去年10月,近十年來透過ECFA而減免的關稅總額達64.68億美元,而每年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大約有25%享關稅優惠。

那麼,ECFA對整體貿易的效益?以2018年度來看,台灣透過ECFA享免關稅的出口值,占整體出口值約7%。

儘管看在某些政要眼裡,7%不痛不癢。但對農漁工來說,可是攸關生計。

ECFA十年大限,
面臨「室息性」經濟施壓

「終止ECFA,我們的石斑魚要賣去哪裡?」石斑養殖達人、前屏東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陳登木說,去年底傳出ECFA即將邁入十年大限,養殖戶一陣恐慌,協會立即透過總會行文漁業署,詢問ECFA是否會終止、後續影響如何?但今年農曆年前(至本刊截稿前)遲遲未收到回覆。

陳登木「們」的焦慮,並非空穴來風。總統大選期間,除了政治名嘴不時挑起這個議題,就連國安會都曾提出專案報告,警告對岸可能採取「窒息性經濟施壓」,手段之一就是終止ECFA。

其實,ECFA都還沒正式終止,負面效應已悄然出現。首當其衝的,就是這條被稱為「政治魚」的石斑魚。

石斑魚是最具代表性的ECFA商品,在出口大陸的農產品中,幾乎年年衝進前三名,十年中有三年拿下冠軍。

然而,風向變了。去年,台灣對中國大陸出口的石斑魚產值約6612萬美元、年減四成;再對比高峰期、2014年的出口值1.55億美元,足足腰斬了一半有餘,創下ECFA上路十年來,輸陸業績最糟的一年。想當然耳,產量占全台一半的屏東縣養殖業者,正是最大受災戶。

「沒人來收石斑,我去年營收少了兩、三成!」在屏東佳冬擁有2.5甲魚塭的陳登木,近三年已經開始轉型、分散風險,十個魚池有三個改養午仔魚,也不敢再養低廉的青斑,而改成最貴的龍膽石斑和對應大陸人口味的龍虎魚(龍膽和老虎斑的混種魚)。

養魚25年的他回憶,幾年前,十個池子都游著石斑,龍膽石斑的池邊價甚至一斤200~300元。在石斑最搶手的時期,連到小年夜,魚池依舊人聲鼎沸,忙著抓魚。

但去年七月,陳登木的龍膽肥了,跨了一個年,眼見農曆春節又要來了,卻仍盼不到魚販。他觀察,大陸養殖漁業崛起、禁奢令和香港反送中,還有無形的政治檢肅,在在打趴台灣石斑出口之路。

更殘酷的是,台灣石斑逾85%外銷,其中高達99%是銷往中國大陸與香港。也就是說,如果沒了ECFA,中國的農業關稅達15%,將壓縮石斑的池邊價、養殖戶倒賠,等於摧毀一整個台灣石斑養殖產業。

許多人納悶,要避免這類形同「養、套、殺」的陷阱,把雞蛋分散在不同籃子中,不就好了?

「能賣到哪裡?別的國家有關稅啊!」學著用App智慧養魚的陳登木指出,有人說可以賣去與台灣簽定FTA(自由貿易協定)的新加坡,但新加坡的胃納量遠不如中港,其它國家則多半沒和台灣簽FTA,況且華人地區之外的市場也不愛吃全魚式的石斑。在政府沒有轉型政策,又無法加入區域貿易協定享優惠的情況下,陳登木眼前只有ECFA一條路。

一條魚,凸顯了台灣成為經貿孤兒、進退不得的尷尬處境。十年來依靠ECFA的農漁工和相關產業,現在最想問的是,ECFA這條路還走得通嗎?

「ECFA沒有『到期』的問題,但有『被終止』的可能!」中經院WTO及RTA中心副執行長李淳解釋,雖然依WTO精神,會員國需針對過渡性協議在十年內進行談判、達成正式協議。但ECFA屬於架構協議,連過渡性協議都稱不上,更何況沒在十年內達成協議的國家比比皆是,WTO並無罰則,也沒有會員國對此提告。

但他提醒,根據ECFA第16條終止條款,雙方可以單方面提出終止ECFA,之後雙方若未在一個月內談判、有進展,則自通知那方提出終止之後的180日起,ECFA將自動終止。

李淳研判「對岸有權提出終止,但這樣一來,算盤就非常難打!」因為中國大陸雖然以縮減陸客等政策,施加「窮台」的經濟壓力,但也不忘對特定族群釋出善意,陸續放出惠台31條、26條等優惠政策。而終止ECFA,將進一步疏離台灣民心,北京當局不會樂見這種「斷捨離」。

然而,台灣不能沒有備案。距離台灣五個小時飛程、6.5億人口的東南亞,就是最現成的選擇,但是全球主要國家都搶著把手伸進來。

台灣加入RCEP、CPTPP 八字沒一撇

近年,亞太地區正在進行各種合縱連橫,不論是雙邊協議或是區域協定,各國簽的很高興,努力搞小圈圈、做大經貿互惠,偏偏少有國家願意和台灣「圈」在一起。

台灣成為亞太經貿孤島,他們都不想和台灣圈在一起

資料來源:國貿局

註:台灣與紐西蘭、新加坡簽有雙邊經濟協定,原RCEP預定成員國印度,去年聲稱不加入

例如,東南亞十國與鄰近的中日韓等國,以「東協加一」的形式各別簽署貿易協議。2016年,美國雖然在總統川普上任的第一天就退出TPP(跨太平洋夥伴協定),但其它11國另組CPTPP(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協定已於2018年12月上路。

涵蓋全球三成貿易量的RCEP,也加緊腳步。去年,在東協主導、中國領銜之下,除了印度拒絕加入,東協十國與中、日、韓、澳、紐等15國已完成貿易協商,將在今年正式簽署RCEP ,預計2021年可生效。

加入RCEP、CPTPP兩大亞太區域協定的成員國,多是台灣重要的經貿夥伴。前者加起來占我國貿易總額的六成、後者則約25%。但目前為止,台灣想加入這兩大協定,八字還沒一撇。 近幾年,台灣確實離世界愈來愈遠了。

台灣年出口金額約3300億美元,占GDP比重近六成,屬外貿導向的國家,然而,形同貿易保護傘的FTA卻少得可憐。

多年來,台灣只簽定了七個FTA、兩個ECA(經濟合作協議)。其中,除了新加坡、紐西蘭喊得出名號,其餘國家皆屬中南美的邦交小國,經貿量很少,有兩個更在近年與台灣斷交。

「台灣跟主要的貿易夥伴,都沒有完成FTA!」台經院景氣中心副主任邱達生估計,台灣第一大的出口夥伴是中國大陸,占出口總額的四成,而東協十國約16.5%、美國14%、歐洲9%,一共加起來近八成,除了與中國的ECFA之外,彼此之間都沒有FTA的關稅優惠。

但,嚴格說來,ECFA屬於未完成的協議,正式版應包括服貿、貨貿與爭端解決等內涵。

台灣關稅減免,大幅遠低於星日韓

再看「FTA覆蓋率」,台灣所享有的關稅減免,只約9.7%,遠遠低於新加坡的77%、韓國的64%與日本的23%。

更令人緊張的是,台灣沒簽FTA,但最強的出口競爭對手─「韓國」卻簽好簽滿。

邱達生表示,上述涵蓋台灣出口近八成的幾大台灣貿易夥伴,已分別與韓國洽簽FTA,貿易往來都是零關稅。由於韓國與台灣的出口結構相似度八成,尤其ICT產業重疊度高,「韓國所享有的關稅優惠,已逐步消蝕台商出口利基。」

過去在東南亞,台商耕耘較早,因此汽車零組件、工具機、鋼鐵、石化與紡織等產業的市占都較韓國大。但2007年,韓國與東協簽訂FTA之後免關稅,各產業的市占逐步超越台灣。

今年,中日韓三國除了持續推進中日韓FTA,還將連袂加入RCEP、打入東協為主體的亞太經貿圈。這表示,原本沒有洽簽雙邊協議的中與日、日與韓,都將透過RCEP綁在一起。

對此,經濟部長沈榮津曾表示,台灣出口至RCEP國家的七成商品,都享有WTO的「資訊科技協定」(ITA)的免稅優惠,僅三成產品會受到影響,要靠產業轉型、提升附加價值來因應。

「RCEP短期影響的是關稅、貿易量,但長期來看,將衝擊產業布局與供應鏈生態!」政大經濟系教授林祖嘉憂心指出,ICT(資通訊)產品固然因ITA而免稅,但該產業的產品也含有非ICT的機器與零組件,都會受到衝擊。

再者,那三成要課稅的產品多為傳產業,受到衝擊的就業人口多。換算為產值,也有約600億美元(約新台幣1.8兆元)的商品會被課稅,影響巨大。

兩大亞太經貿協定,RCEP vs. CPTPP比一比

資源來源:國貿局、採訪 資料整理:林讓均

林祖嘉觀察,RCEP簽訂之後,將使得非電子的產業為了躲稅、加速外移台灣,也同步斲傷外人投資意願,「恐怕台灣產業還來不及轉型升級,就已空洞化!」

打不過,就加入。但,究竟需要什麼資格才能進入RCEP?

有兩個管道。邱達生指出,第一個是透過東協自貿協定夥伴(AFP),也就是與東協國家簽訂「東協加一」的FTA,但難度太高。第二,則是成為RCEP成員國發展經貿關係、取得「外部經濟夥伴」(EEP)資格。

後者之所以較可行,是因為近年台灣大推新南向政策,與東南亞各國發展經貿網絡,或可藉力使力,讓友好國家幫台灣遊說。

然而,就連外交部長吳釗燮都坦言,RCEP有中國在,台灣想加入,幾乎不可能。所以,才轉向布局沒有中國的CPTPP 。

「其實打開RCEP、CPTPP大門的鑰匙,都在台灣手裡!」李淳指出,問題在於,我們要不要去承擔代價?就拿CPTPP來說,把關入會事宜的日本,其外務大臣河野太郎曾挑明說,台灣「反核食公投」的通過,可能影響台灣加入CPTPP的機會。說穿了,台灣想敲門CPTPP,必須先處理核食議題、放行日本福島五縣的食品。

同樣地,要加入RCEP也得先處理兩岸關係。而儘管一年多來,台灣與美國關係升溫,蔡英文總統甚至在選後宣稱台美已成為「全球合作夥伴」,但想洽簽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還是無法迴避美豬、美牛進口的陳年習題。

想要換得一紙貿易協定,就得交換利益、承擔代價。亞太經濟圈正在積極整合,站在圈圈外、乾瞪眼的台灣,能槓桿的籌碼愈來愈少。

請問總統,您怎麼接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