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掌握歐洲銷售通路 一條龍生產更靈活
台萬打造出全台首家智慧自行車踏板廠,除了老闆展現智造決心,擁有歐洲訂單及銷售據點、自主性高的生產模式都是助力。
-
彈性生產、快速換線 培養員工現場決策力
橋椿金屬砸鉅資分階段導入智慧廠房,不必再為尋找低勞力成本而煩惱,也因顛覆了傳統黑手工廠的印象,吸引不少年輕人加入。
-
混線、客製化生產 發揮人機協作優勢
38年的光陰,令東元電機中壢廠門口的小樹,長成了參天巨木。穿過巨大機具林立、黑洞洞的電工線廠房,工人焊接時火花四濺,誰能想到就在這座老舊的工廠裡,正藏著一條新時代的智慧生產線。
-
建立無人生產線 依數據回饋自動修正
位於樓頂中控室裡,才看得見「中鋼弟兄」。每一雙眼睛聚精會神盯著各式各樣螢幕上、不斷跳動的數字與機台內部的畫面。


-
明新科大成立「智慧自動化產學技術聯盟」 成智慧製造新力量
「我希望能夠建立一個團隊,為產業自動化、提升台灣產業做出貢獻。」明新科技大學機械系教授黃信行,以他過去近三十年累積的研究能量與人脈,邀集了盟立自動化、翔勝企業、廣化科技、洋威數控,以及成大智財等業者,共同成立了「智慧自動化產學技術聯盟」,朝向人工智慧的未來邁進。
-
校園走在趨勢前端!實務知識打造工業4.0前景
隨著工業4.0的發展,未來的工業早已漸漸跳脫傳統、老舊的刻板印象,在機械電腦化、數位化和智慧化的過程間,整體工業技術讓銷售與產品體驗統合創新,更在智慧型整合感控系統及物聯網的發展上,交織令人耳目一新的產業革命,這不僅僅是自動化,而是整條價值鏈的服務與改變。
-
高職界台大,學用並重
你看過美國航空局拍攝的衛星圖像「地球之夜」嗎?圖中顯示大部分地區夜間尚缺乏照明,然而想照亮全世界,則需耗費龐大能源,大安高工電子科學生周季濂、黃育銘、蕭佑運用學校所學到的專業技能,尋找 LED 特性並提出新的應用,在去年科展獲得高職組電子、電機及資訊科第一名。
-
黃金18歲,工廠是最佳教科書
18歲的你,在做什麼?當你在書桌前埋首苦讀,任考卷教科書填滿慘綠青春,只為考上心中理想志願時,有一群台中高工的學生,已經走進工廠,用所學的基礎操作知識與技術,親力賺取每月3 萬元薪資,他們可不只是基層人員,未來升上台科大,繼續用暑假及大四到企業實習,畢業後就是研發人才、中階幹部,年薪上看100 萬元,還可望外派歐、亞各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