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中秋節,強冠爆發黑心油事件,黑橋牌因炒製肉酥及肉粽所使用的油,是委外給強冠協助代工,因共用油槽而遭受波及,為此不僅將可能遭汙染的商品全面下架,同時在三十多間直營門市開放退換貨,「早在二十多年前,我們就已經建立了退換貨的SOP,沒想到卻在今年用上了。」董事長陳春利苦笑。
除了苦笑,更多的情緒是生氣、驚訝和困惑:台灣不是以美食自豪嗎?台灣人不是向來踏實又善良嗎?黑橋牌經常出國參展,受到國外客戶肯定,這次居然被嘲諷「早知道台灣的食品跟大陸一樣黑心,我就花三分之
一的價錢跟他們買了!」
是社會責任、企業良心,事情來了就勇於面對,陳春利親自到各門市為員工打氣,也第一線面對消費者,
回憶起一位老伯伯看到他就劈頭大罵:「你真是丟盡了我們府城人的臉!」
陳春利彎腰、道歉,並解釋未來黑橋牌將會自榨豬油,老伯伯嘆了一口氣,表示他是「愛之深、責之切」,因為從小時候就愛吃黑橋牌,也認同黑橋牌是台南的驕傲;在怒氣稍減後,老伯伯鼓勵陳春利:「少年仔,加油!將產品做好,我們還是會相挺的!」
讓陳春利感動的是,事件發生期間除了獲得許多客戶言語與行動來表示對黑橋牌的支持之外,更因為公司主動通知購買到相關產品的大宗客戶與會員,請他們回來換貨或退款,讓許多人更肯定黑橋牌主動負責的精神。一對楊姓夫婦,特地到門市為同仁加油打氣,還說要送花籃;一位蔡姓會員特地回店採購,還指定過年要
選購大批黑橋牌年節禮盒,提醒店長要先幫忙規劃;許多購買肉酥的死忠客人堅持不要退錢,也不要換成其他商品,就是要等黑橋牌自榨豬油後的肉酥重新上市;還有一位曾姓VIP會員,三不五時就跑到門市詢問:「快點啦,我沒有你們家的肉酥吃不下飯,你一直沒肉酥是要把我餓死嗎?」
陳春利表示,客戶對黑橋牌的信任,來自於他父母
──陳文輝夫婦自創業時,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信譽。
當年陳文輝來到台南知名的肉脯店做學徒,跟隨來自廈門的老師傅學習肉品加工技術,民國46年自立門戶,成立簡單的肉品加工廠,並開始改良市面上又乾又鹹的香腸,以採買當日新鮮現宰的豬肉來醃製,不僅保留豬肉原生的肉汁水分,又將鹹味改良為現今香甜的台式口味,香甜的滋味在當時一炮而紅,為了加深客人的印象,陳太太心想:「我一定要來取個好記又有意義的名字。」
取什麼名字才好呢?當時的黑橋牌加工廠位於運河旁,來往運河兩岸都靠一座木橋,為避免木製橋身因日
曬雨淋而腐朽,便淋上黑色柏油瀝青,當地人因此暱稱此橋為「烏橋仔」,許多人都說去「烏橋仔」找陳仔買
香腸,陳太太靈機一動:「就叫『黑橋牌』吧!」靠著口耳相傳,黑橋牌香腸就此打出名號。
在當時,台北賣的香腸一斤50元,黑橋牌一斤26元,質感佳、口味好,引起非常熱烈的迴響,生意好到陳文輝夫妻跳
下來帶著全體
員工日夜趕工;
陳春利回憶,放學後到工廠才能見著爸媽,加上農曆春節
是接單的旺季,在沒有機器自動化生產的年代,黑橋牌的生意好到過年前一個月就不收訂單了,
「國中以前,我們家沒吃過除夕年夜飯,因為都在工廠內趕貨。因為我父母很擔心訂單做不完!他們堅持答應了就得要出貨,不能為了賺錢,訂單隨隨便便就接,做生意,就是要講信用。」
而現任董事長陳春利是創辦人的么兒,接手經營之後依然秉持父母親經營事業的嚴謹習慣。然而,隨著時
代變遷與消費習慣改變,許多人採購食品已不再是到傳統的門市,因此擴展通路便成為黑橋牌此時的成長策略之一,陳春利不僅將通路擴展到超商及量販店,還有百貨公司,甚至最流行的網購,黑橋牌也把握住商機,「要固守優良的傳統,也要與時俱進,品牌才能永續經營」。
而在擁有消費者認同優勢下,黑橋牌進入競爭激烈的超商及量販店通路並不是以價格戰為主打,而是以「品質第一」的不變堅持深耕通路,因此即便價格比同業高,且除了三節之外很少降價促銷,但就是能讓消費者買單,這也是黑橋牌堅持品質幾十年所累積的甜美果實。
但是黑橋牌並不以此自滿,在察覺到超商通路近年
來積極布局餐飲輕食市場的策略後,也開始思考該如何從自身可提供高品質熟食肉品的優勢出發,為企業經營找到另一個品牌延伸的契機。因此,在2014年初成功跨足進軍餐飲業的市場,在台南長榮路、成功大學附近開設了全台灣第一家的「黑橋牌香腸肉燥飯」餐廳。
「香腸肉燥飯」餐廳創立的背景,除了企業發展的思考外,還有個可以一窺黑橋牌艱辛創業的懷舊故事,負責現場的龐宇志經理分享到:「早期廠裡的員工人數較少,那時陳先生都會吆喝員工們一起搭伙吃中餐,當時最常吃的就是把香腸丟到肉燥滷汁裡面一起滷,因而有了大夥兒在辛勤工作後、
圍在一起吃飯聊天的『香腸肉燥飯』」。正因為這樣的情感連結,讓「香腸肉燥飯」創立至今,除了有一般大眾熟悉的煎烤式黑橋牌香腸之外,還有經典款的滷香腸,吸引了很多老員工經常前去用餐並話家常;而餐廳內除了提供有多樣的懷舊口味外,也搭配典雅的原木色調裝潢、俐落且富有文化質感的設計,營造出吸引新世代客群的用餐氛圍,成為黑橋牌展現出傳承台灣飲食與文化的另一特色。
但黑橋牌傳承台灣飲食與文化的使命,可不是只表現在餐廳門市的裝潢部分,更是積極地延伸到每一個為消費者精心準備的豬肉乾、牛肉乾等禮盒包裝上面,除了可看見富有台灣文化內涵的窗花、府城在地的圖騰意象之外,還屢屢獲得金點設計獎的肯定,也因此廣受市場的好評與消費者的熱烈歡迎。
另外,黑橋牌對於傳承台灣美食文化的用心,更有著世界級的驚人之舉;就在陳春利的主導下,在台南安平廠區外蓋起了全台唯一的「香腸博物館」,館內不僅收藏了近一甲子前當時的府城黑橋場景、黑橋牌發跡的歷史沿革、品牌理念,還可以讓參觀者認識世界各國的香腸、使用香料、豬的應用範疇⋯⋯等豐富內容,更規劃有一間小型視聽室,可以用來作為講座與研討會之
用;如此多功能的美食文化博物館,也在2014年得到
《英國每日電訊報(telegraph) 》的青睞與認同,獲選
「世界10大特殊主題食物博物館」之一,成為國際舞台上的新台灣之光。
回想最初為了建設這間博物館,陳春利可是花了很大的努力,一次又一次地去說服身兼董事長的母親陳林註女士的疑問:「將可以再開十間門市的經費,蓋一間給人免費參觀的館,花那麼多錢是有什麼意義呢?」但最終還是在陳春利堅持要將品牌從「食品」提升到「文化」的信念下,同意了這個跨時代、跨思維的建設。陳春利笑著說到 : 「台南是台灣的美食與文化之都,但居然沒有任何一個關於『吃』的博物館,實在說不過去;
而既然大家認為黑橋牌是台南美食之光,那麼建立博物館的責任,又捨我其誰呢 !」
黑橋牌除了多項產品本身擁有CAS認證之外,更是十分重視生產製造流程的源頭與品質管理,因此也打造了通過HACCP國際食品安全衛生管理規章、ISO22000
認證的生產環境;面對今年的食安危機,黑橋牌把危機視作為企業轉機,除了全面自製豬油外,也著手深化更健全、更有保障的食品上下游供應鏈,透過更趨嚴格的
標準來為產品把關,將製程透明化、開放廠區讓消費者參觀,包含香腸充填到包裝、人員除塵通道⋯⋯等都開
放讓大家看,一方面能讓大眾更深入認識香腸肉品的製
作過程,另一方面也利用香腸博物館的場地空間來搭配政府的食安研討會,做為產、官、研、學等各界資訊交流的平台,就是要齊心為台灣食品貢獻心力。
努力,就會被肯定,在食安風暴造成台灣食品被國外懷疑的情況下,黑橋牌能持續在全香港九十多間惠康超市持續上架,無疑是對品牌肯定的一劑強心針。
「用好心腸,做好香腸」,陳春利說「你看『食』
這個字,不就是『人』裡面有個『良心』嗎?」創立至今已近一甲子,黑橋牌將要往下一個階段邁進 : 成為百年品牌。但無論是外在環境、行銷策略、消費者需求與口味會如何隨著時代而變動,黑橋牌也將以始終不變的
「保持誠信、堅持品質」信念持續邁進,一如初心。
豬肉供應商表示:黑橋牌對供應商除了要求要通過CAS認證,更在與供應商合作之前,前
前後後去現場實地審查了三、四次;而在進貨時,為了保障肉品的品質,肉的溫度必須控制在2℃~5℃,要檢查的項目包含公司工廠的冷凍設備外,還包含物流運送的冷凍車上設備,
以及在收貨時會有黑橋牌品保人員在旁邊驗收,會逐一去測量交貨時的肉品溫度是否在標
準範圍內,如果是低於2℃或是高於5℃,就要整批退回,真的是很嚴格到龜毛啊!
「剛開始也不知道為什麼他們要這麼嚴格,但黑橋牌會跟我們說明,讓我們也學到很多,他們家不會用大廠商的姿態指使,反正你就是這麼做就對了,而是會跟我們分享管理資訊、肉品知識。」供應商提到黑橋牌的挑剔工夫,倒也滿是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