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分散風險,雞蛋不要全部放在一個籃子裡,是大家都聽過的投資觀念,但能真正做到有效分散風險,且達到投資目標的人卻是少數。許多投資人並沒有專屬的投資專家隨伺在側,提供適當的投資資訊與判斷,此時以「多元資產」為投資標的共同基金或帳戶,就成為投資人的好幫手。
架構彈性、多元配置 協助達成理財目標
長壽趨勢不僅是臺灣,也是全球共同的現象,因此退休金的準備也愈形重要。如果要以此為目的進行投資,在面對漫長、多變的金融市場,「多元資產」基金或帳戶就非常適合作為投資的核心部位。多元資產的投資經理人有足夠的工具與彈性,根據投資人設定的目標與限制,考量市場變化及各種資產類別的特性,隨時視需要調整,有如一位投資專家隨伺在側一般,以期做到守護並達成理想的退休目標。
施羅德投信專戶管理部副總裁莊志祥說:「傳統依股、債比例配置資產的方法,以及根據投資人的風險屬性來區分積極、穩健或是保守型,以架構資產配置的方法,都已無法適用於今日變化快速的投資市場。」
因此,施羅德投信在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之際,就率先引進集團的多元資產投資專業,成立專屬投資團隊,在臺灣提供「多元資產與投資組合解決方案(MAPS)」的管理服務。例如與臺灣許多金融或壽險機構合作,藉由全權委託管理帳戶,以投資結果為導向的方式,提供各式解決方案,協助投資人達到長期財富管理的目標。
退休準備好幫手 類全委投資保單
多元資產投資策略擁有各資產間不同相關性的特色,加上施羅德的創新思維,從各個要素考量,以期達成預設投資結果,正適合作為退休規劃之用。
施羅德投信為國內多家壽險公司管理的類全委帳戶,就是運用此種先進的多元資產投資策略,加上固定期間提解、控制波動度在一定範圍內,或是創造資本利得等機制,提供保戶準備退休金的工具。
國人退休準備的意識逐漸成熟,壽險公司推出的類全委保單中,多有因應民眾需求設計的商品。類全委投資型保單,強調除了保險部分提供的保障外,投資的部分則交由專業的投信業者負責。強調增長的帳戶,適合年輕族群作為長期資本累積的標的,為數十年後的退休金累積本錢;強調控制風險的帳戶,加上每月、每季或每年的撥回機制,讓接近退休或已退休保戶在退休後依然能有現金入帳,補充生活費的不足。檢視2013年與2014年投資型保單保費收入的成長率分別有10.63%與13.20%,遠高於傳統保單的2.43%與4.74%,相信來自類全委保單的貢獻應是主要原因之一。
苦老、安老還是享老? 端視現在怎麼準備
遠見雜誌在今年的退休調查中,將退休指數依不同的範圍定義為苦老族、安老族與享老族。承傳已經超過210年的施羅德投資,擁有全球豐富的退休金管理經驗,而研究退休金制度已20年的施羅德全球策略主管萊斯禮•摩根(Lesley-Ann Morgan)說,要在退休後保有適當的生活水準,必須要做到三件事:第一是提撥率至少達到薪資的15%,並且連續提撥40年,以及提撥金的投資每年得有3%的實質報酬率。同時滿足以上三點,才較有機會過「安老」以上的退休生活。
目前台灣的法規並未規定勞工一定要提撥自己的退休金,然而若只依法規的提撥,便遠遠低於15%。因此,以退休準備為目標,選擇適當的投資商品,愈早開始才愈能享受到複利的效果。退休後是否享受生活,還是勉強安穩,亦或是錙銖必較辛苦晚年,端看現在的你,是否已經開始準備,以及是否用對的方法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