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除了好吃、好玩,台灣夜市在民眾心目中,還有一個印象,髒亂。《遠見》「全台夜市遊逛」調查發現,雖各大夜市已致力改善環境衛生,但欲求好環境,消費者的「習慣」恐怕也待加強。
調查執行/遠見民調中心
文/林珮萱
若問,哪些景點最能代表台灣庶民生活,又是外國觀光客最愛的台灣景點? 那麼,全台各地夜市,無疑是最佳代表。
台灣的夜市有多夯?翻開交通部觀光局的調查,夜市已經連續多年榮登最受外國人歡迎的冠軍景點,夜市是外來遊客對台灣留下最深刻的印象。
連哈佛小子林書豪今年8月中再度回台時,也說每次最想去的地方之一就是夜市! 自從1987年第一個由政府輔導的饒河街觀光夜市成立後,過去近30年來,各縣市亦大力推動觀光夜市的成立與行銷。「逛夜市」儼然是體驗台灣文化的典型運動,讓夜市成為各地招攬遊客、帶動當地觀光的利器。
然而,在好吃好玩的印象背後,夜市的環境衛生,似乎還是無法擺脫髒汙、垃圾量多的負面分數。

由遠見民調中心與統一超商好鄰居文教基金會合作,於8月底共同發表「全台夜市遊逛」調查,看出國人對於台灣夜市的整體環境評價,有過半民眾、51.5%認為夜市「不整潔」,比起認為「整潔」的28.5%高出許多。(頁64表1)
此調查同時從旅客遊逛體驗、消費喜好、群眾行為、個人意識等不同面向,可說是國內第一份關於夜市主題的調查報告。
進一步詢問到對台灣夜市有哪些印象,前三名有兩項都跟食物有關。 儘管夜市不只有美食,還會販賣許多日常生活用品,但食物,無疑是夜市在一般人心目中的主要印象。
得票率最高的是39.2%民眾有志一同,認為食物多樣化是台灣夜市最大的特色,其次有19.3%為食物美味,加起來近六成跟美食有關。(頁64表2)
遊玩和用品的多樣化(12.5%)、價格便宜(9.2%)、有人情味(1.9%)也都是台灣夜市所給民眾的印象之一。
的確,台灣夜市最吸引人之處,就在它包羅萬象、處處有驚喜的魅力。從美食小吃、服裝飾品、到生活雜貨,甚至有些還有玩具車、彈珠台、夾娃娃機等,宛如小型遊樂場。
以小吃來說,胡椒餅、蚵仔煎、臭豆腐、炸蝦捲、珍珠奶茶、藥膳排骨湯等,各地夜市幾乎必備一、兩樣不可錯過的經典美味。從台灣頭到台灣尾,呈現出島內多元豐富的庶民文化。
全文繼續閱讀...